-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PSIR测度框架下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化研究.PDF
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 Vol. 36 6 ,20 14
【经济 ·社会 ·管理】
DPSIR 测度框架下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化研究
1 ,2 1 1
夏仕亮 , 段婧婧 , 范婷婷
(1.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 淮安223001 ; 2 . 河海大学 商学院, 江苏 南京210098 )
摘 要: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化是人与环境复杂系统研
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为了满足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制定的实际需要。 具体到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制定与挑选环
节,相关主体需要考虑生态系统服务指标的分类逻辑、表述方式、复杂程度,特别是要能与实际应用过程契合。 为
了增强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建议引入DPSIR 框架,将生态功能、生态服务供给、人类福祉连接起
来,强化指标系统设定的统一性。 生态系统服务指标有效性的提高,可以从增进指标与指标化对象内在关系的理
解,重视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生态系统工程及生态商品与服务供给联系的分析,增进指标系统构件逻辑衔接,提
高指标框架制定的公众可理解性,增强指标设定政策与过程透明性,减少指标设定偏差,加强对指标不确定性风险
研究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化;DPSIR 框架;生态功能
中图分类号:F062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44 (2014 )06⁃0734⁃05 收稿日期:2014⁃07⁃08
基金项目:2014 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基金项目(2014SJD67 1 );淮安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
(HAS2013092 )。
作者简介:夏仕亮(1980⁃ ),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技术经济研究。
关系是全球社会广泛关注的诸如财富资源分配
一、引言
不均、可持续性、全球变暖、物种多样性丧失等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再次 问题的根源,生态经济学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
成为热点话题。 从党的十五大提出“ 可持续发 经济活动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也包括用其他
[1]
展目标” ,十六大提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新的方法研究生态、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 。
型“两型社会建设” ,十七大明确提出“ 建设生 生态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是生态系统服
态文明新要求” ,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 美丽中 务研究。 从西方国家研究历程来看,19 世纪末
国” 目标,可以看出,人与环境的关系日益受到 期国外的生态学及其分支学科就已有关于生态
重视。 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以 系统服务功能的报道;然而由于受到科学水平、
来,社会生产力空前解放,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 技术手段的限制,当时的认识只能停留在较低
提高,物质资料、消费资料日益丰富。 从世界范 层次的定性描述阶段。 20 世纪70 年代左右,
围内来看,工业化成为众多欠发达乃至发展中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经过Holdren 和Ehrlich 等人
国家摆脱贫穷的不二选择,在工业化过程中,往 的探讨和扩展后得以提出,并逐渐为人们所接
往以放任环境破坏、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换来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