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复合界面活性剂操作流质提升电动力技术处理四氯乙烯污染黏质土壤复育效率之研究.PDF

以复合界面活性剂操作流质提升电动力技术处理四氯乙烯污染黏质土壤复育效率之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复合界面活性剂操作流质提升电动力技术处理四氯乙烯污染黏质土壤复育效率之研究.PDF

以複合界面活性劑操作流質提升電動力技術處理四氯乙烯污染黏質土壤 復育效率之研究 國科會計畫編號: 89-2211-E-214-011 1 2 3 3 袁菁 、翁誌煌 、陳威錦 、江姿幸 摘 要 本研究利用複合界面活性劑為操作流質進行電動力技術移除黏質土壤中四氯乙烯試驗,探討施加不同 電位坡度對於電動力法復育污染土壤之影響。研究所用之電動力試模係由陽極槽 (4 cm) 、土體 (12 cm) 及陰極槽(4 cm)所組成,電極槽與土體之間放置耐酸鹼尼龍濾布及玻璃纖維濾紙,兩組多孔隙石墨電極 棒,分別安置於陽極槽及陰極槽內。複合界面活性劑係採用 0.5%陰離子界面活性劑 (SDS)及 2.0%中性 離子界面活性劑 (PANNOX 110)配比混和而成,施加 1~3V/cm之電位坡度進行 5 天之電動力實驗,並進 行陰離子界面活性劑及地下水操作流質等兩組對照實驗比較之。實驗結果顯示,近陽極端土壤呈酸性 狀態(約pH=2.1~2.5) ,而近陰極端則呈鹼性(約pH=11.3~12.2) 。施加 1~3V/cm之電位坡度 ,以複合界面 活性劑為操作流質 (SDS/PANNOX 110)時,四氯乙烯之去除率隨施加電位坡度之增加而提昇,可達 58.1~86.3% ;然而當電位坡度達 2V/cm 以上,對去除率之改善則不甚明顯,電滲透係數介於0.11 ~ 6.85 -6 2 3  10 cm /V-s及電力耗損為 40.9 ~ 103.6 kWh/m ;在2V/cm電位坡度下,以複合界面活性劑為操作流 質之 PCE 去除率為地下水之4.8~5.7倍,而電力耗損僅為其 0.8~ 1.9倍。實驗結果證實,以複合界面活 性劑當作操作流質之電動力技術為一經濟有效之土壤復育程序。 關鍵詞:陰離子界面活性劑、中性離子界面活性劑、四氯乙烯、電動力法、土壤復育 一、前言 北廠、及頭份工業區台氯公司,主要之污染物為 含氯溶劑如三氯乙烯 (Trichloroethylene, TCE) 、四 工業製程、乾洗業及軍事基地中大量使用 氯乙烯 (Perchloroethylene, PCE)及其衍生物,由 含氯溶劑 (Chlorinated Solvent)做為溶劑、乾洗劑 於含氯溶劑具有比重大於 1 、低水溶性及不易被 及去脂劑之用,由於儲存或處置不當,使得這些 生物分解之高穩定特性,因此當釋放到地層下, 有機污染物洩漏至地表下,已造成相當嚴重之地 會形成可移動之 DNAPL(Dense Non-Aqueous 下水及土壤污染[1,2]。1994 年美國對其境內將近 Pollution Liquid)污染團,並不斷釋出液相有機污 300,000~400,000 個有害廢棄物場址進行評估分 染物,由於含氯溶劑大多具有致癌性和毒性,因 析,發現含氯溶劑為最主要之污染物,並預估在 此對地下水資源造成極大的衝擊,使得整治含氯 未來的三十年中將投資七百五十萬美金進行整 溶劑污染土壤成為目前國內、外重要環保議題之 治復育[3] 。而在國內也發生許多有機物污染之實 一。 例,如台灣無線電公司(RCA)桃園廠、飛利浦竹 電動力法係於污染土壤中通以直流電壓,產 1 生之電場將引導電解質溶液之移動,因而移除土 :國立高雄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兼系主 任 壤間之污染物,或濃縮至有限之範圍以利處理 2 : 義守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