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崖之辞》教案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端崖之辞》教案1

《无端崖之辞》教案 【教学目标】1.体会庄子2.比较深入系统地了解庄子的思想,尤其是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3.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庄子的思想、及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得到立身处世的借鉴。一、导入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在这部书里,真正流传下来的思想,应该是一种天地自在逍遥游,而这样一番逍遥游里,庄子他看破的东西太多太多。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但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   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诗意洒脱的人生境界吧! 三、整体感知 (一)请同学分别朗读第1、2、3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 四、梳理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 1.字词 顾:回头。漫:污,弄脏。匠石:名为石的工匠。斫:用斧头砍。听:任意。失容:面容变色。虽然:虽是这样。质:对象、目标。 引:拉开弓。盈贯:拉足弓弦。措:安放。适:往。沓:合。象人:木偶人。履:踩踏。若:你。逡巡:退却。揖:拱手行礼、请。进之,让他走向前。踵:脚后跟,也泛指脚。至人: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又神人、真人。挥斥:纵放、意气奔放。八极:八方。恂:通瞬。恂目,眨眼,眼睛转动。殆,危险。 2.文中节选的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第1则:这是庄子路过惠施墓前讲的一则寓言。在这则寓言里,表达了庄子对惠施的怀念。郢都人信赖石匠,才能让石匠削去自己鼻子尖上的污渍,并且在石匠的利斧挥动之下,面不改色心不跳,对于石匠得以发挥卓越本领,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告诫人们,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够产生力量。 小结: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第2则:人做到了忘物和忘我,没有了负担,心态就能够变得轻松自如,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做事,就容易取得成功。生活中这类例子很多。列御寇的射箭术很高明,可以在胳膊肘上放一杯水的情况下还百发百中,他已经忘记了弓箭和射术,也就是说,射箭在他那里已经成了一种下意识行为,所以他射箭时看上去像是个木头人。但这还不够,当伯昏无人让他站到悬崖边上射箭时,他就腿软而射不出箭了,因为这仍是有心射箭的技巧,心中还装着个“我”,受着自己的束缚,因此射箭术达不到超一流。   从矛盾的观点来看,人与物是一对矛盾体,既对立又统一,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方,或集中于己方,势必加强对立的一面,不利于发展统一的关系。人与物不协调,则很难把事情做好。物我两忘,驾轻就熟,则能游刃有余,于无隙入有间。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拥有放松的心态只是其中之一,但却是不可缺少的。态度决定一切,心态决定成功与否。患得患失注定不能让成功驻足,怡然忘我才能浇开灿烂的成功之花。 第3则: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填湖造地、盲目建设“开发区” 第4则: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如: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南郭先生(滥竽充数)、赵括(纸上谈兵)、蒋干(群英会蒋干中计)、马谡(失街亭) 五、思考讨论 1.知音何处寻 (1)伯牙、钟子期 高山流水尽知音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2)李白与杜甫 诗坛上,两人比肩而立,相视而笑。 杜甫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中写道:“怜君如弟兄”,又写道:“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二人一起饮酒赋诗,六博畋猎,累了就在一起休息,情同手足。李白在《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中写道:“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表达了对二人短暂友情的难舍难分。在另外一首宴别杜甫的长诗中,李白又饱含深情地对二人的友谊作了如下的描绘:“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管仲说:我当初贫穷时,曾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钱财,自己多拿,鲍叔不认为我贪财,他知道我贫穷啊!我曾经替鲍叔牙办事,结果使他处境更难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利有不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能,他知道我没有遇到时机。我曾经多次作战,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怯,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亲。公子纠失败了,召忽为之而死,我却被囚受辱,鲍叔不认为我不懂得羞耻,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而是以功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