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子语类三则》导学案1
《朱子语类》三则导学案
课前热身一、阅读下面一首朱熹的两首《观书有感》,回答后面问题:??????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其二昨夜江头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1、朱熹被称为“理”家宗师,这两首小诗看似写景,实际上都含有言外之意,富含理趣。那么你能从两首诗中分别读出什么景象?又分别能悟到什么道理呢?其一:其二:2、这两首小诗在表现手法的使用和风格特征上有什么样的共同之处?请简要回答。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愦愦??着意? 埽除? 芜秽? 如履薄冰 恁地?
剖判? 札定脚??不肖? 战战兢兢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古之学者为人 ②只提醒精神
③天理所在 ④寻常遇事时
⑤若是中人之资质 ⑥不流于人欲
⑦须大段着力 ⑧极要与他埽除打叠
⑨不得苟且放过 ⑩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途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或者异体字,并翻译其意思
①此便是无克己工夫 ②极要与他埽除打叠
③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 ④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
4.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实词
(1)穷
①穷得多少义理??(《朱子语类三则》)
②穷则独善其身?
③则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④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序》)
⑤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⑥穷乡僻壤
(2)处
①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朱子语类》)
②愚臣处不讳之朝(《求谏》)
③不见玉颜空死处(《长恨歌》)
④留恋处,兰舟催发(《雨霖铃》)
⑤处江湖之远(《岳阳楼记》)
⑥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庄子》)
⑦处分适兄意(《孔雀东南飞》)
⑧幽独处乎山中(《涉江》)
(3)机
①此天理人欲交战之机(《朱子语类》)
②一日万机(《求谏》)
③机发吐丸(《张衡传》)
④不闻机杼声(《木兰辞》)
⑤睹其机兆(《先主传》)
⑥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诸葛亮传》)
⑦太祖少机警(《三国志》)
(4)过
①若读之数过(《朱子语类》)
②卒令不闻其过(《求谏》)
③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④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⑤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
⑥愿枉车骑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⑦过犹不及
(5)克
①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朱子语类》)
②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朱子语类》)
③克己复礼(《论语》)
④围之不继,攻之不克(《烛之武退秦师》)
⑤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贞观政要》)
⑥然性俭克,少恩情(《朱脩之传》)
⑦不克蒙其泽(《祭十二郎文》)
5.解释下面句子中的虚词
(1)即
①略晓其义即厌之(《朱子语类》)
②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求谏》)
③即从巴峡穿巫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④即今之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
⑤来即我谋(《氓》)
⑥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
⑦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⑧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2)乃
①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朱子语类》)
②则是不乃窃齐国……乎?(《胠篋》)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鸿门宴》)
④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蔺列传》)
⑤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⑥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庖丁解牛》)
⑦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以
①必须明理以先之(《朱子语类》)
②勇猛以行之(《朱子语类》)
③何以利吾身(《孟子见梁惠王》)
④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胠篋》)
⑤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⑥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向脊轩志》)
⑦岂得以人言不同已意,便即护短不纳?(《求谏》)
⑧夫夷以近,而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6.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并解释句子
①此便是无克己工夫
②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
③仁以为己任
④乃为人欲引去
二、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1.此则讲了一种怎样的读书方法?请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说明。
2.在你的印象中,还有那些名言警句是谈论此类读书方法的?
第二则 讨论天理与人欲的问题
1.文中“大路、小路”各喻代什么?人们为什么舍大路而取小路?(用原文回答)
2.圣人、贤人、普通人在天理人欲之间各是怎样选择的?
3.本段引用曾子的话,有何目的?
第三则 讨论义利之辨
1.朱熹批判了当时社会的哪种不良现象?
2.“义利”观与朱熹的“天理人欲”观有何内在联系?
3.今天,你如何看待“义与利”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