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教案3.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阁夜》教案3

《阁夜》教案3知识与能力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杜甫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鉴赏这首诗的风格,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过程与方法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1、探讨杜甫诗的风格2、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流露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涵咏探讨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蜀相》、《登高》、《登岳阳楼》这三篇律诗,对杜甫的平生经历与思想工作情感有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登高》一诗中包含着作者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不仅仅写出个人的漂沦西南衰老多病,鬓毛早衰止酒停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受尽苦难。《蜀相》一诗中表达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与仰慕之情,也对自己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国的天下大计深表痛惜。《登岳阳楼》一诗,作者面对浩淼的洞庭湖抒发的是忧时伤世的感情。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杜甫的《阁夜》,这是他晚年客居夔州西阁时所写的。二、朗读感知1、学生自读。感知全诗的情感基调。诵读提示:此诗对仗工稳,音节齐整。读时要注意把握作者情感。师问:《阁夜》的风格是怎样的?(沉郁顿挫)2、对照课文注释,感知内容。3、师问;这首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所见所闻和所想?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最后总结:见到了冬天晚上的霜雪景象,天上的星星在三峡中倒映的动态。听到跟战争有关的声音如鼓角、野哭、夷歌。想到了与夔州这个地方有关的历史人物,如诸葛亮、公孙4、生再次感情诵读。三、合作探讨,赏析诗文分四个小组分别探讨四个问题。1、首联“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的心境如何?2、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为千古名句,说说其妙处。3、颈联“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写什么,作者情感如何?4、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作者联想此地两位历史人物的用意何在?合作交流后,小组代表上交流成果。教师指点,补充后明确如下:明确1时令到了寒冬,天就越来越短;我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当此霜雪方歇的寒冬夜晚,天涯沦落的诗人对此凄凉寒怆之情。明确2:五更时分传来的鼓角声,起伏悲壮;三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着江波动摇。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数年,但各地时有战事。五更时分,愁人不寐,那鼓角之声更显得悲壮感人。这从侧面烘托出兵革未息、时局动荡、战争频仍的气氛。天上星河虽然壮观无比,但映照于峡江时,因湍急的江流,而呈现出破碎、摇曳不定的景象,这似乎与诗人风雨飘摇的人生、时局的纷乱有些相似。这两句气势苍凉,音调雄浑铿锵,辞采清丽壮阔,于《东坡志林》所言“伟丽”之外,还蕴含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明确3:颈联写拂晓前所闻,真实刻画了夔州的偏远凄凉的景象。荒野中多少人家的恸哭声中,传来战争的讯息;惟有数处渔人樵夫唱起的夷歌,还透着一点生命的声息。“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对忧国忧民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明确4: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最终归于黄土;人事变迁,音书断绝,使人感到寂寞无聊,但又算得了什么?尾联看似自宽自慰,实则有着诗人深入的思考,诗人并不只是一般地描写他早已写过多次的战乱,而是将眼前的动荡放到更深广的历史背景中去思考。古往今来,不论贤愚忠逆,最终都不免归卧黄土;战争无论延续多久,终会结束;生命无论受到多少摧残,总会延续。就像诗中所说,虽然有“野哭”,但也闻“夷歌”。?三、总结明确:这首诗是诗人在大历元年(766)寓于夔州西阁作所。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作者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将恢弘的意象和沉郁顿挫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那上天下地、俯仰古今的悲怆之慨,表现了作者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四、带着情感朗读全诗五、作业1.背诵全诗。2.将此致诗与《旅夜抒怀》对比阅读,分析两诗在意境和章法上的不同。《旅夜抒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