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旁宫赋》导学案1
《阿房宫赋》导学案
第一节
【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了解文学常识。
2.诵读课文,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了解文学常识。
【预习案】
1.文学常识
①杜牧(803-852),字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晚唐杰出的诗人。为别于杜甫,后人称之“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以别于“李杜”)。著作有《樊川文集》(因其别墅在樊川,故名)。
②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唐敬宗荒淫失法,自即位以来大兴土木,广征声色。文章借秦建阿房宫为题,借古讽今,意在讽喻皇帝借鉴秦亡的历史教训,否则将重蹈其覆辙。
③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它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详细地叙述)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谕之意。
杜牧的《阿房宫赋》曾得到“古来之赋,此为第一”的盛誉,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开先河之作、典范之作。长期流传,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缦( ) 囷( )囷焉( ) 霁( )虹( ) 辇( ) 鬟( )
妃( )嫔( )媵( )嫱( ) 涨( )腻( ) 焚( )椒( )
辘( ) 杳( ) 妍( ) 剽( )掠( ) 鼎( )铛( )
逦( )迤( ) 锱( )铢( ) 椽( ) 庾( )粟( ) 戍( )
横( ) 槛( )呕( ) 哑( ) 参( ) 差( ) 兀( ) 缦( )
冥( ) 荧( )椒( ) 辘( )砾( )妍( )呕哑( )( )
【文本研读】
(一)结合课后注释,疏通梳理全文,列出全文层次提纲。
(二)研读第一、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1.第一段是怎样以简练又夸张的笔法,对阿房宫进行总括性描写的?
2.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极力摹写阿房宫?作者是如何描画宫室之奇的?作者是如何叙述美女之多的?作者是如何表现珍宝之多的?作者写宫室之奇、美女之多、珍宝之富,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3.第二段是怎样写阿房宫内的奢靡的?
4.“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如何理解作者极力描写阿房宫之胜?作者的本意是什么?
(三)研读第三、四自然段,回答问题。
1.第三段主要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是围绕着哪两个对立方面展开的?表明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2.文章的后两段是怎样描写秦的覆灭和总结历史教训的?三、四两段表现手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这样写?
【探究案】
秦(包括六国在内)灭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训练案】
1.解释下重点虚词意义或用法
(1)之
①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②燕赵之收藏
③杳不知其所之也
④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2)其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2.重点实词
(1)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2)族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②士大夫之族
③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岁更刀,折也
④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3)怜
①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②可怜体无比
③可怜身上衣正单
审美鉴赏
描写奇丽 议论深刻
《阿房宫赋》描写和议论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唐代文赋的特点。
课文从建筑之奇、美女之众、珍宝之丰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写建筑,先用“覆压三百余里”,言其占地之广;“隔离天日”,状其楼阁之高;“骊山”两句,写其依山傍水,气势非凡。接着写重楼叠阁、长廊高檐,不计其数;再以长桥如龙、复道似虹映衬宫宇之宏伟、楼阁之高大。然后,作者的笔触又深入建筑内部,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倍加渲染。写珍宝,既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
然而上述铺陈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这一画面,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不“爱民”,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文章前面所进行的动人描绘乃是为后面的正义宏论张本,为篇末归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讽喻现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先写阿房宫的排场建筑及如云美女,暗示着秦统治者的荒淫奢侈和他们的前途。再写秦的纷奢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预示“火山即将爆发”的形势。最后写秦不以六国为鉴,终于自食其果。那么当时的统治者如不以秦为戒,又会有什么结果呢?环环相扣,真可谓“笔所未到气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