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方山县生态旅游的发展及对策
浅析方山县生态旅游的发展及对策
1、相关定义
1.1、乡土生态旅游景观的概念界定
(1)”乡土”景观 “乡土”景观是由本土、质朴以及传统的人物和事物等要素组成的,是一个边界较 为模糊的地域性及文化性的概念[60]。其中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土生土长的”自然元 素”,另一层是指反应乡村地域性文化体系特征的”文化元素” [60]。 ”乡土” 景观的自然含义。 自然元素,是以乡村田野风光、人文建筑、山林水景、邻里村落等元素所构成的景 观现象复合体,是有形的实体物质元素,通常又可分为这样三类:第一类是在自然环境 影响下所形成的乡野景观和人类长期劳动所形成的农业景观;第二类是当地人在日常生 产生活中所涉及的器具、物品、工艺品等[60];第三类是构成实体景观的实体材料,如乡 土植物、天然的石头、木材等等[60]。 ”乡土” 景观的文化含义。 文化元素,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们经过成百上千年甚至更久时间的洗礼,所形 9 成的对该地域自然过程和土地及土地格局的一种适应方式,是人们长久以来在大地上生 活方式的投影,是无形的非物质元素。它包括了地方语言、风俗习惯、民间传说、历史 传承、手工技艺等乡土地域的事件性元素,与当地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此外, “乡土”元素中的文化含义还包括所在地域的地方精神、地方情结以及草根信仰体系, 它们是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人们 的好恶判断、价值观、审美观等精神元素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2)”生态”景观 ”生态”,现在通常是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 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59]。其源于古希腊,意思是指家(house) 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和 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59]。生态学(Ecology)一词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 (Erst Haeckel)于 1866 年在《有机体普通形态学》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它是研究动 植物及其环境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一门学科[59]。如今,生态学 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衡 量一个地域的健康发展,用”生态”来维持自然系统的平衡发展[59]。 ”生态旅游”景观是指在被保护的自然生态系统之内,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题, 融入地域性人文景观、社会景观为对象的一种科学的、生态的、文明的旅游形式。通过 旅游人群对大自然环境的接触来了解自然,来体验自然生态功能的益处,并在其过程中 产生彼此的互动,即感受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升华,它是人类保护大自然 的一种积极措施,也是大自然向人类自我展示的一种形式。生态旅游对象包括一切自然 生态系统(动物、植物),如自然保护区、自然野生动物园、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园、 湿地生态保护区以及人工模拟的生态区等等自然生态系统。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最早是在 1939 年德国地理学家 C. 特洛尔提 出的,主要是研究在较大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运用生态 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 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学科,现已成为当今北美生态学的前沿学科 之一[58]。 (3)旅游景观 10 上世纪 70—80 年代,由于旅游业的快速蓬勃发展,旅游人群在旅游过程中对景观 的建设要求越来越高,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在旅游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 旅游学的专家、学者们首次在旅游学中引入了”景观论”这一理念,并出现了”旅游景 观”这一新的概念,它通常被理解为能够吸引旅游人群和提供旅游业所开发利用的可视 物像的总称,以区域内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为基础,所形成的具有吸引游客前 来参观、感受的客观实体,以及能够让游客感受到的积极健康的、正面向上的文化精神 现象。它不仅包括可供游客欣赏的自然美景,乡野风光,还包括在人类生产生活干扰下 所形成的建筑物、娱乐休闲设施,此外还包括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改造自然的过程 中所形成的民俗民风、社会观念等等精神层次的理念。
1.2、旅游概念
目前,”旅游”的科学概念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国内外许多学者和有关国 际组织都给旅游下个定义,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尽管各家之说的表述方法不 同,形式各异,实际上确实大同小异,都强调从时间过程、空间位移、行为目的、 活动性质的角度来研究旅游活动,因此,可以将旅游定义为:旅游是人们为了休 闲、商务和其它目的,离开自己的常居环境,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旅行和逗留活动 (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署,1994)[6]。虽然这不是一个严格的技术定义,但 确实阐明了旅游的如下本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慧城市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深化设计方案(403页word).docx VIP
-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doc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一讲 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part1.pptx VIP
- 儿童绘本改编与创作教案.pdf VIP
- JGJ-T291-2012:现浇塑性混凝土防渗芯墙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实施指南《GB_T18944.2-2022柔性多孔聚合物材料海绵和发泡橡胶制品规范第2部分:模制品与挤出制品》实施指南.docx VIP
- 2022新能源风电场接入集控中心技术方案.doc VIP
- 白头翁的故事培智.ppt VIP
- 应聘人员登记表单.docx VIP
- 5S_培训教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