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代仕女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唐代仕女画

浅谈唐代仕女画 1、相关定义 1.1、概念传达性 苏珊 朗格从符号学的角度,对带有审美因索和艺术特质的文艺符号特征作了深入 的研究。进一步论证形式与情感的关系,认为在审美和艺术中,形式本身具有表现性, 艺术的特征正在于它是一种”表现性形式”,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是一种人类情感的概念, 即具有普遍性的人类的情感本质。唐代仕女面妆的各种符号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传情达 意的方式。通过黛眉、花钿、面靥等形式和色彩的变化,我们都能了解那一时期女性内 心的情感和外观的特质。在此,情感的表达就成为了符号此时发挥的作用,图 4-2 为唐 朝妃子的着装造型。 1.2、相关概念以及研究方法 1.3.1 概念1.3.1 概念 1.3.1.1 仕女概念1.3.1.1 仕女概念 在古代”仕女”与”士女”通用,仕女指生于并嫁入名门或官僚家庭的 女子,后指宫廷女子包括贵妇和侍女(图 1)。她们拥有美丽的衣裳,过着 富裕的生活,有大量的时间为自己安排喜好。仕女一般学习诗歌绘画,频繁 接触艺术和文化,甚至从事政治讨论的相关活动。唐代因为交流广泛,文化 融合风气开放为女性参政议政拥有良好的氛围,女性生活格外活跃,束缚急 剧减少,因为有这样的思想基础所以社会能够接受女性参政议政。女性生活 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都有新突破,唐代还出现第一位女皇帝,社会上形成 了女性集中效仿三后的处事方式。仕女平常一般都守在深闺,过节时有更多 机会走亲访友,外出游玩,甚者参加体育比赛,一般礼教规定:”男不入, 女不出”,”妇人无外事”,”女 子出门,比拥蔽其面”等等。这些 繁琐的礼教不仅使女性身心健康受 到摧残,而且对女性智力开发,视 野的开阔,及才能的发挥受到极大 的限制。因此对女性而言获得社交 权是衡量女性地位的重要尺度。在 各类史籍中会发现,随处可见唐代 女性在家庭之外与外界交往的实 例。这些社交活动是要受到丈夫或 父亲同意的,尽管唐代风气开发, 但无法摆脱”男尊女卑”的思维定 势。女性自主权即使存在,也是有 限度的。唐代推崇的女性,不仅贤 图 1 唐 仕女的文本记载良淑德,还要具有学识,在家听从 父母和丈夫的意见,不仅具有解决 3 景德镇陶瓷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绪论 事情的能力,对外要有支撑门户的观念。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迫使一系列 优秀的女性的出现。性别意义因文化和时代的不同而转变,以唐代贤妇的形 象规范女性的生活空间蕴含社会的文化理想。贤妇的要求是贵族阶层对女性 的一种道德规范,是对女性在现实生活中行动的概括和升华。因为富贵的家 庭环境,她们比一般阶层的女性更容易受封建礼教的支配。礼教形成之后, 官僚贵族中的妇女一直受种种社会条件的制约,没有多少个人意志和个人自 由。在古代的主流观念中,女性一直处在被统治的地位,被社会秩序和政治 所排斥。 在古代,仕女比一般的女性都要雍容端庄是偶像化的体现。因为仕女是 美丽的化身。她们聪明,生活舒适,但是她们有难以言喻的痛苦,外人眼里 舒适的生活和承载的个人命运构成巨大反差。而她们付出是其他女人不可比 拟的代价,在父权制话中有了畸形人格,在历史夹缝中显现她们是婚姻史, 眼泪史的代表,接受只有通过男性才能获得的价值认定,更多的女人在男性 生活的海洋之中淹没。富裕的家庭环境使她们的生活和价值观更容易受封建 礼教影响。仕女被各种社会条件影响,失去个人自由。仕女过着终日无所事 事生活,脸上充斥着忧郁的表情,由于精神的匮乏使丰盈的身体也而显得柔 弱。女性在唐代也因为精神与身体的矛盾而始终未能逃脱身为把玩对象的命 运。现存文本中唐代女性一个普遍特征是”柔弱”,柔弱不仅是社会赋予女性 性别角色特征,而且深化到两性心理之中,成为妇女自行遵守的准则。唐代仕 女的生活是矛盾的代名词,并不是如现在许多人预想的唐代仕女过着在男权 之上的生活。唐代大量文学作品和相关政策都体现对女性做出要求的内容是 起到教化之用。 在贵族陵墓雕塑中女性形象用于描述女主人生前或是记录平时琐碎生活 的侍女,这些艺术作品着重起到教化等功能(图 2)。唐代经济发达,及时 图 2 唐 陵墓雕塑中的女俑 4 景德镇陶瓷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绪论 行乐和消费观成为广泛存在的观念,而女人就是必要且唾手可得象征地位财 富的物品。以仕女为题材的绘画及雕塑大量出现在生活中,工艺品的实用性 是静态潜在的。爱默生说过,人的形体是最适合的雕塑。在对仕女特质描述 是非常重要的,身材丰满而温软,纱衣轻滑而透明,明亮的色彩展现时髦的 装饰显得丰腴娇艳。 由于唐代审美标准的影响,唐代雕塑出现丰腴的女人的形象,当时人们 欣赏健美的女子,但柔弱仍然是美的标准。在唐代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自 卑自怜,在唐代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本身以取悦男子为己任,柔弱且依附于 自己的丈夫,在爱情和婚姻中扮演悲剧角色,专一屈从是封建文化对女性的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