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研究进展综述摘要.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丹霞地貌研究进展综述 马向贤,梁收运 兰州大学地质工程系,兰州(730000 ) E-mail :maxxan04@ 摘 要:丹霞地貌是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红色陆相碎屑岩为物质基础的地貌。从1939 年陈国 达教授提出“丹霞地形”的概念以来,有大量的学者投身于丹霞地貌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 果,作为地貌学一个新领域的丹霞地貌研究已日趋成熟。我国地理环境的不同使各地的丹霞地 貌特征形成一定的区域差异。笔者通过对丹霞地貌的研究历程的回顾,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从 概念、特征、分类、分布、开发应用等方面对丹霞地貌的发展作了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最后探讨了丹霞地貌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丹霞地貌;红层;研究进展;展望 1 引言 丹霞地貌是上世纪30 年代命名的一类地貌类型。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 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 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就是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 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 。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点是“赤壁丹崖”广 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宫殿、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具 有很高景观美学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貌类型,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现代地质地理学家对 其进行了了长期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和共识, 但认真回顾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对 丹霞地貌成因还缺乏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尤其在地质构造、地貌保护方面,有鉴于此,作者 [1][2] [17] 对这些成果进行回顾与反思,对今后的深化研究很有必要 。 2 研究简史 丹霞地貌是中国学者冯景兰于1928 年发现的,是中国学者陈国达于1939 年命名的。上 世纪40-70 年代末,原中山大学地理系吴尚时、曾昭璇教授将红层地貌作为独立的岩石地貌 类型进行了系统的研,并使“丹霞地貌”这一名词得以广泛传播;后来黄进等学者 1992 年对 丹霞地貌作了具体和完备的定义,即:“主要发育于中生代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斜的红色、厚 层、坚硬、垂直节理发育的砾岩、砂岩等碎屑岩之上,在新构造运动间歇性上升区,沿岩层的 节理、层理, 由流水侵蚀、崩塌后退、风化剥落、波浪冲蚀、岩溶作用及风的侵蚀等外力作 用,形成顶平(或顶斜、顶园) 、身陡、麓绶的悬崖、方山、岩堡、岩塔、岩墙、岩峰、岩柱、 [3][10][11] 岩茹及岩槽、岩洞、岩堆、岩块等奇、险、秀、美的丹崖赤壁地貌,称为丹霞地貌” 。 。 在前辈学者的热心努力下,丹霞地貌研究工作不断进步和创新。1991 年在广东省丹霞 山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并成立“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 会”,这为以后更好的研究丹霞地貌奠定了基础。以后分别在福建武夷山(1993 年) 、湖南新 宁县莨山(1994 年) 、 青海尖扎县坎布拉(1997 年) 、湖南新宁县万佛山(1998 年) 、 贵州习 水(1999 年) 、福建泰宁县金湖(2001 年)、浙江新昌(2002 年) 、广西玉林市北浇(2004 生) 、甘肃省张掖市(2006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2007 年)召开了第2 到 11 届丹 霞地貌学术讨论会。每届会议都使全重各地有关学者的丹霞地貌论文在会上得到宣读与交流 而且在每届会议后将出版该届会议的丹霞地貌论文集。目前日发表论有350 多篇,发现丹霞 [2][28] 地貌723 处,这些大大促进了中国丹霞地貌的研究 。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