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2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论语的有关知识,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其用法;背诵课文。 2.体会文章反复辩难的对话方式和富有雄辩力的论证方法。 3.深刻体会文中所体现的孔子的政治主张及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及人生态度。积累文言实词及特殊句式。体会文中反复辩难的对话方式和富有雄辩力的论证方法。 【导学过程】 一、知识衔接(自主学习) 1、《论语》简介。《论(lún)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上有四种体式:(1)用“子曰”开头直录其言论,可称格言体,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2)先指出问者和问题,再录孔子的回答,可称答问体,如“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3)跟特定的对象展开谈话,超出一问一答的模式,可称对话体,如孔见师冕。(4)就一件事比较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意见,可称议事体,如《季氏将伐颛臾》这一章。、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先祖原是宋国的贵族,在一场政治斗争中失败后逃到鲁国,但到孔子出生的时候,已下降为平民。孔子年轻时因家境贫寒给季氏做过委吏(管理粮仓)和司职吏(管理生畜),工作得很出色。孔子很注重学习,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50岁以前,他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聚徒讲学,也从事政治活动,去过齐国。50岁那年,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56岁那年由大司寇(主管司法)行摄相事,但为时不长,被迫辞职。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为时14年,终不见用。回到鲁国后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又将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他的弟子相传先后有三千人,最著名的有颜回、子贡、季路(子路)、冉有、曾参等。他又是私人讲学风气的开创者,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二、预习检测: 初读课文,下面的字音你读准了吗? 论语( ) 颛臾( )社稷( ) 虎兕( ) 椟中( ) 冉有( ) 柙( ) 近于费( ) 相夫子( )( ) 夫颛臾( ) 何以伐为( )为之辞( ) 三、合作探究 (一)整理下列文言知识: 1、以下两个多义词你一定注意到了,辨析一下它们的词。 是 ①无乃尔是过与 ( ) ② 是社稷之臣也 ( ) ③是谁之过与( ) 过 ①无乃尔是过与( ) ② 且尔言过矣 ( ) ③是谁之过与( ) 2、下列特殊句式你注意到了吗? ①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 ②无乃尔是过与 ( ) ③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 ) ④是社稷之臣也 ( ) ⑤何以伐为 ( ) ⑥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 3、下面几个句子的翻译你可一定要注意啊——动动笔吧:(C级)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译作: ②是社稷之臣也 译作: ③何以伐为 译作: ④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译作: ⑤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译作: 4、请用“/”线画出以下两个句子的断句: 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5、请你在口译该段的基础上笔译下面几个句子 ①后世必为子孙忧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③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④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四、拓展提升: (一)再读第一段这次谈话的背景事件是什么?孔子对这件事的反对态度可从哪句话看出?孔子反对的理由是什么?第二段在上文中孔子含蓄地批评了冉有,但他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企图推卸责任,孔子是怎样批驳的?不学礼,无以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背景事件为季氏将伐颛臾“无乃尔是过与?”一句。特别是“过”字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