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6 捕蝶者课件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ppt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6 捕蝶者课件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6 捕蝶者课件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1.连线作者 筱敏 筱敏,生于1952年,广州人,当代诗人和散文家。主要从事诗歌与散文创作。其作品以批判和反思为主,字里行间荡漾着一种人文精神,并着力于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对心灵自由和个性尊严的追寻,其中蕴含着饱满的反抗激情和对个人宿命的感伤,篇篇精彩,字字有力。主要作品有诗集《米色花》《瓶中船》,散文集《喑哑群山》《理想的荒凉》《悠闲的意义》《女神之名》《风中行走》《成年礼》等。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2.写作背景 在实行了市场经济和消费文化盛行的现实社会中,生活于其中的知识分子正逐鹿中原,凭其纵横肆意的才情在各大媒体上嬉笑怒骂,以博得一时的眼球效应。相形之下,筱敏是孤独的,她离群独居,有那么一点不合时宜。她安静地写作并坚守着精神散文那一块宁谧的净土。说不定,一不小心就会被人看作矜持清高。然而,是否合乎时宜不过是人为的划分,游离于喧闹之外,筱敏倔强地举着理想的烛光独行。她强烈地提出了美的价值与生命的价值孰轻孰重的命题,引起我们的深思。本文也表现出其“精神贵族”的一面。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3.解词义 凌虐:欺侮;虐待。 精灵:①鬼怪。②机警聪明,机灵。 呵护:爱护,保护。 妖娆:娇艳美好;妩媚多姿。 垂青:表示重视。青,青眼,黑眼珠。 悲恸:非常悲哀。 顶礼膜拜:比喻对人特别崇敬(多用于贬义)。 恍惚:①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②(记得、听得、看得)不真切,不清楚。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4.辨用法 (1)保持 维持 ①……再铺上一层过滤纸,以保持瓶内毒物的透气、湿度和清洁。 ②是排除万难,下决心进行教育改革,还是维持现状,是关系民族未来发展的大事。 提示二者都是动词,意为使事物继续存在下去,保持不变。“保持”着重指使持续不变,时间延续较长,对象是水土、水平、传统、荣誉、警惕、联系等;“维持”指有一定限度地或暂时维护,使不改变原样和现状,对象是秩序、现状、生活、生命、治安等。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2)辨别 鉴别 ①隔着纱网,你清楚地看到你的猎物的处境,清楚地辨别出它们的价值。 ②笔迹已成为人们进行身份鉴别的重要手段之一。 提示二者都是动词,意为分析比较,使易混的事物区别开来。“辨别”指分辨、区别;“鉴别”指通过审察而确定事物的性质或特征。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素材积累 1.你把必备的工具缚在腰间,这比装在背囊里使用起来更方便。采集盒、盛装蝴蝶的三角纸袋、书写记录本、铅笔、剪刀、镊子,还有,毒杀蝶类的广口瓶,瓶底放入氰化钾或氰化钠,上面填入一层细木屑,再覆上一层熟石膏粉,滴上少许清水,再铺上一层过滤纸,以保持瓶内毒物的透气、湿度和清洁。 点评文章对捕蝶者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写得非常细致。这样描写,是因为捕蝶是个比较专业的工作,读者都较为陌生,作者写得如此详细是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为下文作者谴责其破坏美的行为作有力的铺垫。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素材积累 2.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成为一个珍稀标本名扬世界,还是默默耗损掉美丽终老山林? 点评作者以抒情的笔调引入了一位远方的诗人,将他作为生命的代言人,与捕蝶者进行了一场尖锐的思想对诘。既表达了作者对绝世之蝶遽然失去生命的哀悼,也表达了对捕蝶者为了追求美、荣誉等外在价值而扼杀生命的激愤,强烈地提出了美的价值与生命的价值孰轻孰重的命题,引起我们深思。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素材积累 1.如何评价捕蝶者的行为? 提示生命是无价的,不管利用什么借口,哪怕是打着“美”的旗号,也没有权利以牺牲生命的代价去获取。众生平等,万物有灵,人作为世界的一分子,应该以一种敬畏生命、呵护生命的态度来面对自我与他者。在追求美和扼杀生命的悖论中,请独立思考生命与美的意义。 2.本文用第二人称来写有何好处? 提示人称的变化对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具有特定的影响。作者用第二人称写作,这样既以客观的眼光来看待捕蝶者的所作所为,同时又能深入披露捕蝶者的内心世界,展现其思想情感。如果将“你”换成“我”,那么就很难以一种客观批判的眼光来表述捕蝶者的思想行为。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