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意识地一种外部表征:弗洛伊德“白日梦”理论刍议.doc

潜在意识地一种外部表征:弗洛伊德“白日梦”理论刍议.doc

  1. 1、本文档共2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潜在意识的一种外部表征:弗洛伊德“白日梦”理论刍议 1、相关定义 1.1、4-8岁儿童对心智游移概念的理解——基于访谈的研究 1.1研究目的和假设 通过访谈法来考察静息状态下的4-8岁儿童对心智游移的理解及态度,结合 成人对照组的结果,探讨4-8岁儿童对心智游移现象理解的发展特点及儿童对心 智游移理解成熟的关键年龄。其中对心智游移概念的理解主要从心智游移的内源 性和自发性两方面来考察。根据早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对意识现象的理解能 力要到8一-9岁甚至更晚些时候才能成熟,因此我们假设: (1)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心智游移的内省能力在逐渐发展; (2) 4岁儿童开始能够理解心智游移来自大脑,并且在6、8岁这一理解发 展趋于成熟; (3) 4、6岁儿童还不能够理解心智游移非自主性的特点,儿童对这一理解 要到8岁开始发展; (4) 4-8岁儿童在教育因素影响下,逐渐培养起做事要专心的观念。 1.2研究方法 1.2.1被试 本次访谈共选取128人作为被试。选取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4岁儿童和 柳湖小学6岁、8岁儿童90人,其中4岁组被试30人,男14人,女16人,年 龄范围为52-63个月(A戶56.13=, 502.54); 6岁组被试30人,男15人,女15 人,年龄范围为78-89个月(A戶83=, SD3.29); 8岁组被试30人,男15人, 女15人,年龄范围为103-114个月(Ak.3, SD=3.63)o此外,随机选取浙 江师范大学在校生38人作为本研究的成人对照组被试,专业不限,男7人,女 31 人,年龄范围为 18-24 岁 0.71=,5£)1.52)。 14 第二部分实证研究 1.2.2材料 研究一中访谈大纲(详见研究任务)在国外Fl56_59avell等人[]以及国内李庆 功的研究[91]上进行编制,访谈记录表(详见附录1),访谈图片,纸笔,录音笔 (型号为三星MP3 YV-150PZ)。 1.2.3施測程序 访谈在一间安静的教室里进行。采用个别访谈方式,每一次访谈需要一名儿 童被试,两名成人主试共同参与。一次访谈约10-15分钟,全程用录音笔录音并 进行纸笔记录。每次访谈结束后赠送被试精美礼物一份。访谈内容包括对心智游 移特征的理解及态度。研究过程参照Flavell等人的一系列研究,通过设置自我 和他人两种实验情境59],以便更加细致深入地对儿童进行研究[56_。首先进行热身 任务,接着让被试在椅子上静坐一会(静息状态),2分钟后问被试几个关于心 智游移的问题(自我情境)。相同的问题在他人情境下重复一遍,此时要求儿童 对另一位个体的意识状态进行判断,另一位个体由一位成年访谈助手假扮。自我 情境和他人情境的顺序在被试间做了平衡。最后是关于对心智游移态度的调查。 通过图片和口头描述向儿童展示主人公在搭积木时专心(没走神)或不专心(走 神想其他事情)的场景,要求儿童选择一位进行奖励。 1.2.4研究任务 热身任务:询问被试的姓名,平时喜欢玩的游戏。考虑到不同儿童的言语能 力有所差异,所以采用让被试指认图片来代表自己思维状态的方式,从而有效地 确认儿童当时的想法。首先,向被试介绍两幅笑脸图片:小朋友你好,现在我手 里有两张图片。一幅图中画着几颗星星,说明我们在想事情;另一幅图中没有任 何的东西,说明我们没有想事情。例如,我今天来学校的路上,就在想今天我会 和哪位小朋友玩游戏,那么图一就代表了我在想事情。如果我没有在想事情,那 么图二就代表了我没在想事情。明白吗?那么你今天上课的时候,有想什么吗? 如果你在想事情,哪张图片符合你的情况?如果你没在想事情,哪张图片符合你 的情况?待被试清楚两张图片所代表的含义之后,正式进入心智游移访谈。 15 第二部分实证研究 心智游移理解(自我情境):让被试坐在椅子上,面对墙壁2分钟:你先坐 在椅子上等我一会儿(由于担心出现反效果,主试不能特意向被试强调在静坐期 间不要故意去想事情)。2分钟后问被试几个问题: (1)你刚才坐在椅子上等待了一会,你当时是在想东西的还是没想东西的? 与哪幅图片对应? 如果被试回答没有想事情,则不需要继续问问题,如果被试回答有在想事情, 则继续问: (2)那么你能告诉我,你在想什么事情吗? (3)你觉得你想的这个东西或这件事是从哪里来的? (4)你觉得你想的这个东西或这件事是它自己突然跳出来的还是你努力想 出来的? 心智游移理解(他人情境):主试二(女被试的主试二为女生晨晨扮演,男 被试的主试二为男生小江扮演)坐在椅子上,面对墙壁,等待一会。被试在旁看 着。2分钟后问被试几个问题。晨晨(小江)刚才坐在椅子上也等待了一会, 你觉得他当时是在想东西的还是没想东西的?与哪幅图片对应?如果晨晨 (小江)有在想事情,你觉得他想的这个东西或这件事是从哪里来的?你觉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