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巷软弱夹层顶板稳定性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巷软弱夹层顶板稳定性研究 1、相关定义 1.1、薄层复合顶板的定义及破坏机理 5 l 4q1 384E I 1 NNe 1 0(2.10) 1 N Ne 2 欧拉荷载为N EI 5l 4q el2,0384EI,为仅有横向分布荷载 q作用时简支梁的最 大挠度。在横向均布荷载与轴向荷载作用下,构件的最大弯矩为: 2 M max ql 8 N N ql2 1 0.03 1Ne 8 1N Ne 1 0.03N M0 1Ne 1N (2.11) Ne M ql2 式中08,为仅有横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弯矩。顶板离层破坏的条件为 Mmax 1 h2 [ ](2.12) 6 式中 为顶板底最大拉应力,MPa; [ ]为最大容许拉应力,MPa。 在水平应力的作用下,顶板岩层发生拉伸破坏,由于岩层中有节理的存在,沿节理 面方向岩层的裂隙不断增多,岩层间的抗拉强度降低。当 [ ],顶板出现离层,随着 岩层破碎的区域面积不断变大,离层的范围也越来越大,部分破碎区岩石成片发生垮落, 裸露的新岩层继续被破坏;破坏的区域由浅部转移到深部,循环往复的行进着,在水平 应力的作用下,破碎区域不断变大,岩层离层的层数越来越多,在水平应力作用下顶板 发生冒落。 根据巷道围岩塑性区的理论计算公式,研究水平应力对塑性区范围的影响。 根据水平应力场的特点,巷道围岩的破坏规律,结合图 2.3 作如下假设: 17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岩体是连续、均质、各项同性的弹塑性材料。 (2)巷道为深埋的形巷道受的水平应力为垂直应力的 倍。 (3)忽略围岩自重的影响。 (4)塑性区内岩体满足莫尔-库仑强度准则。 塑性区的理论范围,由图 2.3,在弹性区内圆形巷道围岩应力如式(2.13)分布 l 2 l 2 l4 (1 ) q ( 2 ) ( 1)q ( 2 ) ( 2) r2 1 r 2 21 4 r 2 3r4cos 2 l 2 l4 (2.13 (1 ) q ( ) ( q( ) 2 1 2 1)r 2 2 1 3 2 r4cos 2 ) l 2 l4 ( 1)q( ) ( ) r 2 1 2 2 r 2 _ 3 2 r4 sin 2 式中 -侧压系数; q -垂直应力,MPa; l -巷道高,m; r -距离巷道中心距离,m; -与 x 轴夹角,°; r-径向正应力,MPa; -切向正应力,MPa; r -剪应力,MPa。 地应力场中巷道围岩弹性区内主应力,如式 ql2 ( 1)q ( 2) 12( 1) 2cos 2 q r2 (2.14) ( 1)qq( l2 )q 22 ( 1) 2 r2cos 2 2 式中 2 2 q( l ) 2 ( l ) 2 ( l ) 4 ( l ) 2 (l4 ( 1) 2 2 2 2 2) r 2 ( 1) 1 2 r 2 3 r 4 cos 2 ( 1) 1 2 2 3 r r4sin 2 18 1.2、熵的概念及应变能熵的含义 4.1.1 采场围岩应力状态变化分析4.1.1 采场围岩应力状态变化分析 地下煤炭资源的不断采出,势必打破原煤(岩)体的原始平衡状态。在开采范 27 围不大、开采强度不高的情况下,煤(岩)体通过应力重分布和产生变形等方式, 进行自身应力状态调节,采场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反之,但当开采范围过大或 者开采强度过大时,煤(岩)体通过自身调节难以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将出现采空 区煤柱失稳、顶板垮塌冒落等现象,从而使采场远离平衡状态,导致煤柱-顶板系统 的整体失稳。由此可见,地下煤炭资源的开采过程,即采场应力由原始平衡状态到 新平衡状态再到远离平衡状态的过程,这是采场围岩应力状态由无序状态向有序状 态的演化过程。 热力学中,熵是用来描述系统的无序程度或者能量分布均匀性的物理量。上述 采场围岩应力状态变化过程是一个由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的发展过程,因此,可以 将热力学熵的概念引入到煤炭开采形成的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中来。 1.3、薄层复合顶板定义 层状复合顶板作为岩体结构的一种形式,关于层状复合顶板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 统一的说法。 朱浮声,王泳嘉[69]从等效模型概念出发,将层状岩体简化为等效横观各向同性体。 黄升宏认为[70],复合顶板是指直接顶由多层岩层和薄煤间隔复合而成,层间粘结力 弱,暴露后易发生离层。 根据顶板岩层结构不同,将回采巷道顶板按岩层结构分为多层薄层顶板、复合顶板、 厚层整体顶板和厚煤层顶板 4 种类型[71],各类顶板的主要顶板特征见表 2.1。 表 2.1 各种顶板特征 分类 类型 主要特点 1 厚煤层顶板 顶板为较厚的层状煤层。 2 厚层整体顶板 顶板整体岩层较厚(厚度3m),分层厚度通常大于 lm。 3 复合顶板 由单层或多层软弱薄岩层(单层厚2m)组成, 薄岩层上部通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