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婚姻家庭法的经济补偿制度
1、相关定义
1.1、经济补偿金的定义
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之间发生,因此对经济补偿金的本质 的探究应当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两方面着手,研究劳动合同关系双方对劳动合同关系 不同的能动作用,进而揭示经济补偿金的本质。 劳动合同关系建立的同时,就维系劳动合同稳定性的责任大小看,用人单位相对 个体的劳动者天然地负有更大的责任。在现代社会,从劳动合同形成和履行过程看, 劳动者要生存通常就必须选择一个用人单位并成为其内部一员,同时必须被动接受管 理才能获取劳动报酬;用人单位为自身生存就必须主动管理劳动者并发放劳动报酬。 因此从劳动关系这一本质特性角度看,处于主动地位的用人单位的维护劳动合同稳定 性的责任要比被动地位的劳动者更大;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关系的能动作 用更大,即确保或者消灭劳动合同关系上相对劳动者而言具有更大的”动量”。 故在劳动者非主观过错情况下,用人单位为用人单位利益不愿意或者不能维系劳 动合同关系(即分两种情形:解除劳动关系和终止劳动关系),劳动者都将被迫为生 存而必须重新去找寻并建立新的劳动合同关系;从这点上讲,有必要让用人单位付出 一定的代价,即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以防止用人单位消极对待劳动合同关系,更 9 后文均表述为《劳动合同法》。 11 参见 21 世纪法学规划教材《合同法》(第三版),崔建远主编,2003 年 3 月,第 284 页。 12 前三种参见姜颖:《劳动合同法论》,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第 1 版,第 324 页。 13 参见王全兴:21 实际法学规划教材《劳动法》第二版,第 428 页。 14 参见林嘉:《经济补偿金的性质》,人民法院网。 15 参见毛家义:《对改进劳动合同补偿金支付办法的思考》,《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 11 月, 第 11 卷第 4 期。 16 参见杜波/方仲炳:《略论劳动法中经济补偿》,2005 年 3 月《当代法学》第 19 卷第 2 期(总第 110 期)。 17 参见姜颖:《劳动合同法论》,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第 1 版,第 325 页。 18 参见林嘉、杨飞:《劳动合同解除中的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问题的研究》,《劳动法评论》(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7 页。 19 参见周永坤《法理学》第二版,2004 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第 282 页。20 参见姜颖:《劳动合同法论》,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第 1 版,第 323 页。 21 参见谢德成、穆随心:《英国劳动法限制解雇制度》,《论坛》2005 年第六期”域外”栏目,第 28 页。 10 岗位遭用人单位解约等等,作为用人单位的用人单位依旧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这点体 现出了公平正义的法理,揭示了劳动法倾斜性保护劳动者的立法目的。 5、惩罚性和保障性,经济补偿金其本质是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定公平补偿,客观 上约束了用人单位随意或者滥用解雇权,一旦发生,用人单位不得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因此体现了对用人单位一定的惩罚性;用人单位在付出经济补偿金的同时,客观上一 定程度地保障了劳动者在新劳动关系建立前的过渡期间的经济来源的问题,体现了用 人单位作为市场主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基于上述特性,经济补偿金同时具有如下功能: 1、惩罚功能:从限制用人单位滥用解雇权、维系劳动合同关系稳定性的角度看, 其功能效果明显,具有强化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的功能。 2、补偿功能:用人单位依法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后,客观上解决了劳动者建 立新的劳动合同关系前的一段时间内的生活费用的问题。 3、警示功能:这功能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双重的,用人单位如遵守劳动法律 规定,那么就不用负担经济补偿金;同时劳动者违背劳动法相关规定,也就得不出相 应的经济补偿金。 11
1.2、生态经济补偿的概念
生态经济补偿是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多年来关注的焦点, 不同学科( 如经济学、生 态学、法学等) 的研究者因学科需要对生态经济补偿的理解大相径庭, 即使是环境保护 研究者对生态经济补偿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如刘光生 [29] 认为, 生态效益补偿费”特指为 了控制生态破坏、遏制资源衰竭而征收的费用, 它的征收范围是现行排污费没有覆盖到 的, 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影响的各种行为。”张智玲 [30] 则认为, 生态环境补偿费分狭义的 生态环境补偿费和广义的生态环境补偿费,”广义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是指所有与资源及环 境保护与恢复有关的费用。狭义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是指为控制生态破坏、环境恶化, 遏 制资源衰竭而征收的费用, 这里狭义的生态环境补偿费包含一般意义上所划分的环境污 染与生态破坏。”李爱年 [31] 则认为, 生态效益补偿费是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开发 利用自然资源而导致生态效益减损向生产者和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