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想象力对演员在表演中的重要性
1、相关定义
1.1、表情的概念
伴随着人出生时候的第一声啼哭开始,人类就会运用表情。表情是一种内心 情绪的外在表达,是一种内心的心理活动通过大脑的中枢神经进行指令传达到身 体器官表达的方式。在中国古代对”表情”有两种理解,班固在《白虎通?姓名》 中提到:”人所以相拜者何,所以表情见意,屈节卑体尊事之者也。”这里的表情 是动宾短语,意为”表达感情、情意。”另外一种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表现在面部 和思想感情。而中国著名的电影理论家洪深在《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一章三说 道:”要完成一个表情,眉毛的一抬和手臂的一抬,同样是必要的。”从广义上来 说人的表情分为三种方式,面部表情、语言声调表情以及身体姿态表情,表情的 主要目的是为了表达内心情绪和情感。而从大家经常谈论的是狭义上的表情主要 指的是面部表情。
1.2、实验二 抽象概念”重要性”对体重和身高估计的影响
5.1 研究假设5.1 研究假设 (1 通过抱起模特的方式,被试对不同身份地位(重要或者不重要)的人物体 重的估计有差异;而通过目测的方式,被试对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物体重的估计无 明显差异。 (2)当物的身份地位不同(重要或者不重要)时,被试对其身高的估计有差异。
1.3、抽象概念”重要性”对估计人物身高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抽象概念”重要性”对于身高的估计也是有影响的。人物 越重要,被试对其身高的估计越高。国外已有研究表明,权利更大的人被认为个 子更高(Dannenmaier Thumin, 1964; Wilson,1968)。称领导为高层、上级员工为 下属,这种概念隐喻也同样影响人们的认知加工。。本研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 步发现,对抽象概念”重要性”的认知加工也会影响到对人物身高的知觉。对这 一结果的解释,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基于身体的上下方位,我们将上面的隐喻为地位高的、权利大的。因 而这些抽象概念经由隐喻映射,与身体经验发生了联系并且相互影响。而人物的 重要性程度和其地位高低、权利大小在很多时候是紧密缠绕在一起的。因此,可 29 能在对其中一个抽象概念进行加工时联想到了另一个词,从而激活了相关的身体 感知经验。 第二、众所周知,在中国文化中,有”上为重,下为轻”这样的思想(伍秋 萍,冯聪,陈斌斌,2011)。因此,可能重要性和空间垂直位置之间也存在隐喻的 关系。所以当”重要性”这一抽象概念进行认知加工时就影响到人们对于垂直方 向上位置的知觉判断。 第三、根据 Barsalou(2008)的理论,当我们理解 “某某是非常重要的一位 人物人”这一句话时,我们对抽象概念”重要性”进行了加工,此时也激活了”重 量”这一知觉经验。而我们知道人物的体重与其身高一般是成正比的,因而,人 物是否重要的信息,也间接的影响了评估者对其身高的知觉。 本研究中,对于身高的估计也是通过目测的方式进行,也是语义关联的作用, 因此本实验的结果也进一步从另一角度证实了语义关联引起具身效应。 5.5 结 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人物知觉中,抽象概念”重要性”可以经由语义的关联对人物体重的估 计产生反向的具身效应。被试对重要人物体重的估计显著大于不重要人物。 (2)当人物的身份地位不同(重要或者不重要)时,也同样引起了反向的具 身效应,导致身高估计的显著差异。被试对重要人物身高的估计显著高于不重要 人物。 30 1. 徐献军(2007).具身认知论-现象学在认知科学研究范式转型中的作用.博士 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 2. 陈巍(2010).具身模仿论的回应:”模仿”需要”理论”吗?.哲学动态,8:85-91. 3. 陈波,陈巍,丁峻(2010).具身认知观:认知科学研究的身体主题回归.心理研 究, 3(4),3-12. 4. 陈巍,陈波,丁峻(2010).第一代认知科学五十年:离身谬误与危机根源.山东 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5(4),46-50. 5. 丁峻,陈巍(2008).儿童心理理论解释模型的新范式——具身模仿论述评.心 理研究,1(4),44-48. 6. 丁峻,陈巍(2009).具身认知之根:从镜像神经元到具身模仿论.华中师范大学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8(1),132-136. 7. 丁峻,张静,陈巍(2009).情绪的具身观:基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视角.山东师 范大学学报,54(3),94-97. 8. 官群(2007).具身认知观对语言理解的新诠释——心理模拟:语言理解的一 种手段.心理科学,30(5),1252-1256. 9. 何静(2007).具身认知的两种进路.自然辩证法通讯,29(3),30-35. 10. 何静(2009).身体意象与身体图式——具身认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杭州: 浙江大学. 11. 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检测单位各部门岗位职能职责.doc VIP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公安机关招聘留置看护警务辅助人员1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模电教案-李国丽.doc
- 2023版中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共识PPT课件.pptx VIP
- 证监会现场核查工作底稿-A股首次公开发行IPO保荐底稿.docx VIP
- UIC513-1994铁路车辆乘坐舒适性评估.pdf VIP
- 2025年医学课件-右心声学造影.pptx VIP
- 企业内部控制培训课件完整版(164页PPT).ppt VIP
- 2024年秋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全册课件:Unit 7.pptx VIP
- Unit 6 A day in the life Section B (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