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是山东胶东半岛。70年代我少小离家,开始闯荡江.PDFVIP

我的故乡是山东胶东半岛。70年代我少小离家,开始闯荡江.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自 序 徐 鲁 我的故乡是山东胶东半岛。70年代我少小离家,开始闯荡江湖,以后虽 寄身江南,然游子意绪、过客感觉,从未在心头消失过。苏东坡的诗 《书李 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云: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 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诗中传达着一种忧郁的乡愁。本集取名 “黄 叶村读书记”,第一层意思即源于此。另一层意思是:我自90年代以来一直 居住在武昌东湖湖畔。这里远离繁华闹市,满月田园风光。坐在我家 “七重 天”阳台上远眺,烟波浩淼的东湖水面和黛绿色的珞珈山麓尽收眼底;每天 黄昏,我都要沿着一条林中小路,走进一片幽深和寂静的、由一些奇高无比 的香樟树和枫橡树组成的美丽的小树林中,去散一会儿步。我想,这片小树 林大概和梭罗的瓦尔登湖畔的小树林差不多。晚秋时分,整个小树林里落叶 缤纷,琥珀色的、深红色的和金黄色的落叶,在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这 片小树林的边缘,还有空旷的大草坡、一畦畦的菜地和鸡犬之声相闻的农 舍……在我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想象中,这里,就是我每天读书、写作、生 活和散步的村庄——我的 “黄叶村”。本集中的大部分篇什,都是在“黄叶 村”里完成的。 我喜欢读书。博尔赫斯说: “我一生都是在书籍中旅行。”这样的一生 真令人神往和羡慕。俄国 “白银时代”的一位文学家罗扎诺夫在谈到面对自 己喜爱的书——譬如普希金的著作时,这样说道: “……我是在吃他。已经 熟知他作品的每一页,每一个场景,还是要反复阅读。这是食物。它已进入 我的体内,在我的血液中流淌,使大脑变得清新,使灵魂变得纯净。”是的, 书也是我的食物。它还是我须臾不能离开的空气和水。罗扎诺夫又说过,为 消遣而读书是不值得的,“只有当书被体验的时候,阅读才给人带来满足。” 因此他奉劝那些仅仅为 “有用”而读书的人:书,有时候其实并不能给人带 来什么 “实惠”,非但不能带来什么“实惠”,相反你可能得为之付出一定 的代价——包括你的思想、情感和生命。对于罗扎诺夫的这个观点,有人做 了这样的理解:正如一本传世的经典是要用整个思想、感情和生命去写作一 样,对于一本传世的经典的阅读,有时候也同样需要投入整个思想、感情和 生命。我觉得,这种理解十分到位。 这本 《黄叶村读书记》是我继《剑桥的书香》(中央编译出版社)、《恋 曲与挽歌》 (天津教育出版社)、《同有一个月亮》(青岛出版社)之后的 第四本书话和读书随笔集。我知道,我的文字是感性的,注重文学感觉,而 不具学理价值;对书籍的选择也颇随意,听任个人偏爱。其中也写到了不少 书人书事,有我尊敬的前贤长者,也有时相过从的同辈朋友。我写下了对他 们的观感和印象,有时候几乎是 “述而不作”。我知道,我对他们的认识与 理解很可能是浮浅和偏颇的,但我对他们怀有的感情是真挚和朴素的。因为 他们的存在,以及因为他们而产生的体验与想象,使我更多地感到了人生的 充实、单纯和美好的那一部分。 写到这里,黄昏又降临到我的书房里了。一排排沉默的书籍,列队在我 的身边。那些庄严的老书,在散发着旧时的书香;那些美丽的新书,在吐露 着新鲜的芬芳。我坐在这静谧的书房里,享受着一种安宁和温情。我想起吉 辛的一句话来: “在一切事情中我追求宁静,但是我得不到它,除非在一个 角落里手执着一本书。” 承蒙书评家徐雁兄的关照和宽容,使我忝列于 《华夏书香丛书》的作者 队伍之中,不胜荣幸之至。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任平先生为这本小书做了许 多具体繁琐的编辑技术上的处理,并对一些篇目的去留提出了良好的建议, 在此谨致深深的谢意。 1998年早春二月,武昌东湖边 总 序 弘扬灿烂的 “中华书文化” 苏东坡当年在给一位朋友论读书的信中说过: “书富如海,百货皆有。” 在如此汗牛充栋,包罗万有的图籍面前,读书人只有 “不厌百回读”并“熟 读深思”方能进入其堂奥,领略其精微。他更举了孔子为例道:“孔子圣人, 其学必始于观书。” 中华民族的先贤,于图书的推重和珍爱之情,实在是史不绝书。 基于弘扬灿烂的中华书文化的构想,我们于1997年春天开始策划这套《华 夏书香丛书》。我们有志于通过若干部专题图书,以图文并茂的生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