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与兵学特色
儒家:仁慈愛惠、禮樂教化 慎戰:孔子對於齋戒、戰爭與疾病抱持同等謹慎小心的態度。 國防與民生並重:孔子強調足食、足兵的必要性。 義戰:孔子所謂的義戰,植基於戰爭是否得以正名,及征戰出自天子則為有道、征戰出自諸侯則為無道。 仁戰:對戰爭取捨以仁義為準,戰爭的目的在除惡去害,便可為人民接受。﹝荀子:兵者,禁暴除害也﹞ 儒家的兵學思想:慎戰 論語述而篇:子之所慎,齋、戰、疾。 齋: 鄉黨篇:齋,必有明衣,布。齋必變食,居必遷坐。 學而篇: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戰: 子路篇: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學而篇: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疾: 為政篇: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儒家的兵學思想:國防與民生並重 論語顏淵篇: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武備﹞ , 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孟子梁惠王篇: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 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儒家的兵學思想:義戰 子路篇:…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季氏篇: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儒家的兵學思想:仁戰 孟子梁惠王篇: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必死者一洒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故曰:仁者無敵。 孟子梁惠王篇:齊人伐燕,取之。諸侯將謀救燕。宣王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湯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東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為後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謀於燕眾,置君而後去之;則猶可及止也。﹝闔閭伐楚﹞ 道家:還淳返樸、清靜無為 對戰爭的態度-反戰:為政者應以道治天下,不應以兵強天下。 戰爭的起因-貪欲: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慘於欲得。 國之三寶-慈、儉、不敢為天下先。 微明-觀察事務的徵兆:事出必有因,防範未然。 戰爭作為:擅長為將帥者,不逞勇鬥狠;擅長作戰者,不輕易發怒;擅長致勝者,不與人爭鬥。 孫 臏 孫臏,齊國人,生在阿城和 城一帶,生卒年不可考,約在孫武百年之後,為孫武的後人。 孫臏與魏人龐涓一起向鬼谷子學習兵法,龐涓因魏惠王求賢,下山應招,拜元帥兼軍師。 ﹝鬼谷子﹞﹝遇羊而發,遇馬而瘁﹞同期尚有蘇秦、張儀 龐涓恐孫臏才學勝出,陰謀促使孫臏遭受刖刑﹝挖去膝蓋谷﹞及黥面﹝刺私通外國﹞,孫臏裝瘋全命,幸賴禽滑釐、田忌等用計救出。 去魏奔齊後不願無功受祿,便閒居大將田忌家中,孫臏助田忌與齊威王賽馬而受重視。 助齊抗魏,於桂陵及馬陵二役大獲全勝,奠定齊國霸主地位。﹝魏道中落﹞﹝圍魏救趙﹞﹝減灶示弱﹞ 鬼 谷 子 相傳姓王名栩,楚國人﹝一說晉人﹞,原同墨翟一同於深山採藥修道,墨翟認為人不能獨善其身,只顧自身安寧,遂雲遊天下,不娶妻,不育子,以減輕自己負擔,而王栩則悄悄至窮山惡水之鬼谷修隱﹝有勇氣雄心者往之﹞,自號鬼谷子。 鬼谷子有天文數學﹝日星風雲﹞、兵學﹝六韜三略行軍佈陣﹞、遊學﹝多聞善辯﹞、出世學﹝修真卻病登仙升道﹞,四大學問無人項背,為了生活偶至市集為人卜卦算命,因而聲名大譟求學者眾。 鬼谷子收徒地弟有三個原則:來者不拒、依人失施教、來去自由,故其學生無不成材廢品,只有學的深奧和淺薄。 魏道中落 魏文侯死後,兒子擊嗣位,史稱魏武侯,受宰相公叔痤之讒趕走吳起﹝一錯﹞,再破壞文侯聯趙、韓之外交政策﹝二錯﹞,魏國霸業不再。 武侯死後,兒子罃繼任,是為魏惠王,又稱梁惠王。 惠王嗣位時,因兄弟綏爭位而內亂,趙韓趁機聯軍敗魏。 惠王三年齊伐魏,戰在觀津,長子戰死,割觀地求和。 痤死前推舉公孫鞅,惠王不用亦不殺,鞅奔秦,秦強;秦魏爭河西之地,十年五戰,終以割地七百里。 魏南面亦敗於楚。 孟子曰:仁者無敵。 墨家:天志兼愛、尚賢節用 杜絕亂源-兼相愛交相利: 天下之亂源主在於天下人自愛而不相愛,以致強凌弱、貴傲賤、詐欺愚。 認清戰爭的不義-非攻:主要著眼於反對兼併的侵略戰爭,攻伐之利遠不如攻伐之害。 重視國家的防衛能力-義戰:提醒小國要「備粟」、「備兵」、「備城」,主張一旦外敵入侵,應實施全民皆兵。 法家:報法處勢、以術御人 對戰爭的態度-不可廢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