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基础和书法未来.pptVIP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法基础和书法未来

书法的基础与书法的未来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 戴家妙博士 何谓书法的基础? 1、社会文化的基础 2、书法本体的基础 3、书家个体修养与学习的基础 一、社会文化的基础: 1、盛世与乱世 2、唐宋之变 3、书画商品化带来的影响 1、盛世与乱世 真正称得上所谓盛世的只有四次: 1、汉代文景之治 2、唐代贞观之治 3、开元盛世 4、清代康乾盛世 其他的还有 : 西周的“成康之治”,东汉刘秀的“光武中兴”到刘子庄、刘子 炟的“明章之治”,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元嘉之治”,隋朝杨 坚“开皇之治”,唐玄宗的“开元盛世”等。 唐玄宗 史惟则 韩择木 康熙 姜宸英 陈奕禧 乾隆 董诰 历史上,几次著名的由政府出面组织的“书法面子工程”,如《熹平石经》、《正始石经》、《开成石经》、《淳化阁帖》、《三希堂法帖》等。 熹平石经 魏正始石经 开成石经 淳化阁帖 三希堂法帖 中国历史上的乱世: 秦末农民战争(含楚汉战争)、西汉末期(王莽新朝)到东汉初期的一系列战争、东汉末期(184年黄巾起义始)到魏蜀吴三国鼎立格局正式形成(222年孙权称帝)、西晋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十六国、隋末农民起义及大唐统一战争、安史之乱与藩镇格局、五代十国更迭、两宋之交(金人南侵与抗金战争)、民国混战等。 其中秦汉之隶变、魏晋南北朝之新体、隋代的南北融合、五代北宋之转型以及清末民国之碑帖合流都是书法史上的关键时期。 概括地讲,盛世多能人,乱世多枭雄。 就书法而言,盛世多平和之气,歌舞升平;乱世则强悍之风,风云际会。 泰山刻石 居延汉简 姨母帖 广武将军碑 始平公造像 瘗鹤铭 龙藏寺碑 丁道护《启法寺碑》 杨凝式 李建中 吴昌硕《临石鼓文》 沈曾植章草对联 2、唐宋之变 苏轼曾有诗赞颜真卿的书法造诣:“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北宋书家大多从颜真卿书法入手,所成面目各异。 唐以前书家或重要官僚或职业书手,自北宋后,文人书法始成系统,这与北宋提倡文治,大开科举有着直接的关系。 发轫于隋代的雕版术,在五代得到了逐步的推广使用。宋以降,楷书的功能被弱化,这直接影响了北宋之后书风的走向。 《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后面的北宋诸家题跋 欧阳修 蔡襄 文彦博 韩琦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蔡襄 蔡京、蔡卞 秦桧 3、书画商品化带来的影响 隋唐时,书画交易已有出现。 明清以降,书画交易迅猛发展,出现了所谓的“职业书画家”、“职业书画收藏家”与“职业书画商”,这是一把双刃剑。 文徵明 祝枝山 郑燮 金农 布衣书家:丁敬,邓石如 海派书画家:赵之谦、吴昌硕 二、书法本体的基础: 1、锋正则笔顺 2、形正则姿生 3、气正则古存 1、锋正则笔顺 毛笔特性: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蔡邕语)此处“奇怪”当做“神奇”解释。在书法与毛笔的关系中,元代赵孟頫就主张:“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 笔法是存在于汉字书写中的规律与法则。具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征: 第一,规则无所不在,人们的书写活动都在法则的约束之下; 第二,这种规律在符合汉字书写特性的同时,也符合书写工具的性能与书写者的生理习惯。 笔法包括执笔法、用笔法与运笔法,亦即所谓的“执使”、“使用”、“使转”等等俗称。 笔法关键词: 1、“平铺纸上”与“万毫齐力”; 2、提按 提按得宜,性情乃见。所成点画,自有意致。按提二者,可分而不可分,随按随提,亦提亦按。(沈尹默语) “令笔在点画中行”(蔡邕语),其中“行”字最切中要害。 “按中带提”(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亦是真知灼见。 3、“中锋”与“侧锋”、“藏锋”与“露锋”;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