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e13.pdf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e13

8.10 范德华力与氢键 一、范德华力 (van der Waals’ Forces ) -268.9C He(g) He(l) 77K N2 (g) N2 (l) 273K H O(l) H O(s) 2 2   CO (g) CO 干冰 2 2 取向力 范德华力 诱导力 色散力 1. 取向力 (Oriended Force, Keeson Force ) 极性分子之间互相作用,偶极定向排列。 本质: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之间的静电引力。 2. 诱导力 (Induced Force, Debye Force ) 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  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 诱导力 离子— 中性分子 离子— 离子 诱导力的本质是静电引力 通常,诱导力 取向力 与诱导力有关的因素: 极性分子的偶极矩, 非极性分子的极化率。 3. 色散力 (Dispersion Force, Londom Force ) C H (l )→ C H (s) I (g) →I (s ) He(g) → He(l) 6 6 6 6 2 2 表明非极性分子之间也有互相作用力 色散力存在于所有分子(包括离子)的各种原子之间: 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极性分子。 产生色散力的原因: 分子中核、电子不停运动—瞬时相对位移→瞬时偶极 (Intantaneous Dipole )。 2个瞬时偶极异极相邻,互相吸引,则色散力增加。 分子量(分子体积) F Cl Br I 2 2 2 2 分子变形性 F Cl Br I 2 2 2 2 色 散 力 F Cl Br I 2 2 2 2 熔、沸点 F Cl Br I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