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录
Content
序
第一章 加入智慧的光芒(1)
第一章 加入智慧的光芒(2)
第一章 加入智慧的光芒(3)
第一章 加入智慧的光芒(4)
第一章 加入智慧的光芒(5)
第四章 加入亲情的浸润(1)
第四章 加入亲情的浸润(2)
第四章 加入亲情的浸润(3)
第四章 加入亲情的浸润(4)
第四章 加入亲情的浸润(5)
第四章 加入亲情的浸润(6)
第四章 加入亲情的浸润(7)
第四章 加入亲情的浸润(8)
第五章 减去多余的物质(1)
第五章 减去多余的物质(2)
第五章 减去多余的物质(3)
第五章 减去多余的物质(4)
第五章 减去多余的物质(5)
第八章 环境的纷扰(1)
第八章 环境的纷扰(2)
第八章 环境的纷扰(3)
第八章 环境的纷扰(4)
第八章 环境的纷扰(5)
第八章 环境的纷扰(6)
第八章 环境的纷扰(7)
序
之所以有本书的创意,来自于 《于丹心得》里面的一段话:
“一个人在三十岁以前是用加法生活的,就是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
收集他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经验、财富、情感、名誉。但是,物质的东
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三十岁以后,就要开始学着用减法生活了,
要学会舍弃那些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
其实在读到于丹的这段文字之前,不仅仅是笔者,包括很多读者应
该也对人生当中的得与失、加与减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思考。只不过,有
些思考刚一形成思想的火花便转瞬即逝,有些思考还未来得及整理就被
扰乱,有些思考虽然经过长期酝酿可始终还是千头万绪。而在看到于丹
的这段文字之后,笔者内心对于人生的一些想法似乎隐隐有了一些轮
廓,渐渐也有了固定的形状。于是,便有了 《人生加减法》的最终成
书。
其实,哪一个有心人能不对自己的人生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呢?只
不过,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产生不同的思考和感悟。
园艺家说:“人生是加法。譬如一棵树,开始只是一粒小小的种
子,加了水和养料,就长出了苗;再加了枝,加了叶,加了花,加了
果,就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绿荫,一份收获。”
雕塑家说:“人生是减法。就像一块野外采来的巨石,需要反复地
雕琢,减掉许多多余的部分,才能够成为一尊雕像,让人们赞赏。”而
在笔者看来,人生是要有加法也有减法的: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不长不短的人生道路上,每
一个人在来到世间的那一刻都是“赤条条毫无牵挂”的,一切都是
从“0”开始。渐渐地,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有了更多的需求、更多的
想法,于是,我们便需要为自己的人生注入许多东西:智慧的光芒、品
格的力量、财富的追求、亲情的浸润……为了拥有这些东西,我们在自
己的人生道路上开始了不懈的追求。我们追求名利、追求知识、追求成
功……
有了这许多东西的注入和各种各样的追求,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丰
盈与精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健康和充实,我们一天一天地逐渐成
长,一日一日地接近成熟。
如果说,这样的人生就像做加法一样,需要不断地增加砝码,增加
重量,那么到了一定的年龄,我们则需要开始做减法,为负累太多的人
生减重。做人生的减法,就是要合理安排人生的进退取舍,这是一种生
命的成熟。学会人生的减法,我们才会懂得什么叫“有所为,有所不
为”,才会知道适当地削减,可以令人生更富活力,使生命更显精致。
当人生进入做减法的阶段时,我们需要减去多余的物质、奢侈的欲
望、心灵的负担、环境的纷扰……
该得则得,该放就放,有张有弛,有进有退,这才是人生的大智
慧。
作者
2007年7月
第一章 加入智慧的光芒(1)
有的人勤奋工作,奋力拼搏,为的是升职;有的人风里来雨里去,
吃尽苦头,为的是增加财富;有的人“头悬梁、锥刺股”,发奋读书,是
为了增加知识;有的人刻苦研究艺术,为的是增加自己的文化品位;有
的人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实践中,为的是增加才能;有的人……人生的加
法,使人生更丰富多彩。人生的加法不完全是时间的相加和财产的积
累,而是自立、自强、奋斗的轨迹。在风平浪静的湖面上驾驶船只,是
不需要高超的技巧和娴熟的经验的;只有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航行,才
能锻炼人的意志和才能。
有一位商人的儿子大学毕业了。一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