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学术研讨会 会议纪要.PDFVIP

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学术研讨会 会议纪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学术研讨会 会议纪要

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学术研讨会 会议纪要 发布日期:2009-09-07 材料和结构的损伤、断裂和微纳米力学行为属于固体力学研究的挑战性科学 问题。近些年来,上述领域的力学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重要进展,既深化了对基 本力学理论的认识,又发展了各具特色的实验测试技术和理论分析方法,用以解 决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遇到的相关技术问题。与此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材料 和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损伤、断裂和微纳米力学面 临着大量新的挑战性科学难题。此外,损伤、断裂和微纳米力学的多学科交叉研 究趋势日益鲜明,这不仅推动着该领域在实验、理论和计算手段上的革新,另一 方面也展现出相关研究成果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学术研讨 会”于2009 年8 月20~22 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席由浙江大学杨卫教授、清华 大学冯西桥教授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秦庆华教授担任。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对 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性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以 促进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本次会议的代表共有90 余人,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 新加坡、南非、中国香港等8 个国家和地区。此外,来自清华大学等的一些青年 学者和研究生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共收到论文全文54 篇,收录在由清华 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研讨会论文集》中。本次研讨会共 安排了31 个邀请报告。 在损伤力学方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行教授介绍了在谐振载荷作用下,对 工程结构振动疲劳寿命进行预估的一种损伤力学-有限元方法,并介绍了一种双 变量损伤力学理论。清华大学施惠基教授通过数值方法,对多晶金属材料蠕变损 伤的细观行为进行了研究。清华大学的向志海副教授报道了他最近针对梁式结构 损伤识别提出的敲击扫描方法及其子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 Copy Right Reserved. 在断裂力学方面,浙江大学杨卫教授报道了其研究组通过理论分析与分子动 力学模拟,在纳米多晶体的变形和断裂方面的创新研究成果。装甲兵工程学院戴 耀教授介绍了他在功能梯度材料过渡层中反平面裂纹的高阶尖端场问题上所进 行的理论研究。中科院力学所赵亚溥研究员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ZnO 纳米线的断裂过程及此过程中单原子链的形成进行了研究。西安交通大学王刚锋 教授讨论了微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对裂纹尖端场的影响。清华大学邱信明副教授 介绍了她对两种拉伸主导型平面格栅结构的裂尖塑性区所做的分析工作。 在微纳米力学方面,美国拉玛尔大学的樊学军教授介绍了微纳米电子器件及 其封装这个研究领域对力学提出的挑战性科学问题。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鲁红兵 教授介绍了他在采用高分子材料增强气凝胶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香港科技 大学孙庆平教授通过两个案例,讨论了材料相变行为的非线性、多尺度与多场耦 合效应。中科院力学所魏悦广教授对基于表面界面效应的跨尺度力学表征方法进 行了探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伍章健教授讨论了对编织复合材料进行三维精确 建模分析的方法。清华大学方岱宁教授介绍了他的研究组近期在压电铁电材料的 力电耦合计算方法上取得的新成果。南非半岛科技大学孙博华教授介绍了 MEMS 陀螺的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河海大学陈文教授从应用分数维微积分的 角度,讨论了软固体物质力学行为的建模方法。西南交通大学康国政教授报道了 对超弹性NiTi 合金的压痕过程的分析。华中科技大学胡元太教授介绍了在压电 俘能器方面的研究。广西大学张克实教授讨论了微尺度下变形不均匀对金属力学 行为的影响。清华大学殷雅俊教授报道了他最近在超级分形纤维的生长模式与拓 扑演化上取得的新发现。石油大学的刘建林博士介绍了最近他在毛细弹性耦合现 象方面所做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汪越胜教授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提出了声子 晶体能带结构的计算方法。清华大学庄茁教授通过有限元模拟,对微纳米尺度晶 体塑性反常规本构模型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与实验报道一致的结果。清华大学 岑松副教授介绍了基于新型变分原理的有限元方法。华中科技大学李振环教授和 黄敏生副教授通过离散位错动力学的方法,分析了无限大单晶中孤立微粒周围的 微观应力场。清华大学方菲副教授介绍了她在铁电

文档评论(0)

tangzhao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