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作马铃薯主要品质性状的鉴定与分析.docVIP

春秋作马铃薯主要品质性状的鉴定与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秋作马铃薯主要品质性状的鉴定与分析

春、秋作马铃薯主要品质性状的鉴定与分析 农学院 生物技术 李斌 指导教师 杨先泉 副教授 摘要:以N5-06、N5-08等17个马铃薯育种材料为试验材料,分别在2005年秋和2006年春播种,收获后对品质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两季中,各品质性状间差异性显著;块茎中淀粉含量与干物质含量间呈极显著相关;淀粉和还原性糖的含量春季高于秋季,而粗蛋白的含量春季低于秋季; N5-14、N5-06等可用于加工品种育种资源。 关键词:马铃薯;品质性状;季节;相关分析 Main Quality Traits Appraisal and Analysis of Spring and Autumn Potatoes Li Bin, Biotechnology, College of Agronomy Advisor: Associate Prof. Yang Xian-quan Abstract: The main quality traits of 17 potato breeding lines which were planted autumn of 2005 and spring of 2006 respectively, were tes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lines, no matter spring or autumn; the starch content is correlative to concent of dry material significantly; the starch and reducing sugar concent of spring potato is higher than autumn, while protein content of spring potato is lower than autumn; Some lines, such as N5-14, N5-06 might be valuable for quality breeding. Keywords: Potato; Quality Trait; Sea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1前言 “地下苹果”、“第二面包”之称 [1,2]。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快捷的马铃薯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就对马铃薯品种品质性状的育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1.1 马铃薯生产与品质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到2003年全世界种植马铃薯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50个总产3.1亿t[],每年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保持在1900万hm2左右。2001年栽培面积为471.88万hm2,总产量645.4亿kg,单产13.7t/hm2,我国马铃薯栽培区域划分为北方和西北一季作区、中原及中原二季作区、南方冬作区和西南一二季作垂直分布区等4个。其中北方和西北一季作区和西南一二作垂直分布区是主产区,主要生产省份是内蒙古、贵州、甘肃、黑龙江、四川和云南。我国的马铃薯育种研究经历了从国外引种鉴定到品种间和种间杂交,再到生物技术育种的阶段。据统计,在过去的60多年中育成了将近190个品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长期以来强调高产抗病育种,忽略品质育种,各种专用型品种尤其是加工品种奇缺,不能满足加工业发展、出口创汇的储要[5]。 一般情况下,块茎内76%左右是水分,24%左右是干物质。淀粉在干物质组分中含量介于60%80%之间[]。影响马铃薯加工品质的性状主要是干物质、淀粉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其中,提高淀粉含量和降低还原糖含量是我国马铃薯品质育种中最重要的。干物质含量低对马铃薯的运输、储藏不利,容易变质,并且容易产生龙葵素,降低其加工品质0.25%,在冬季正常储藏条件下,经2个月储藏加暖后还原糖不高于0.4%,干物质含量的比重应在1.080以上。块茎淀粉含量在14%以上,块茎大小适中、均匀,芽眼浅而少,分布均匀,不宜有牙缘及着色。薯块圆厚,呈圆球形,薯块大小以薯中央直径5.0-7.6cm,质量100-180g为宜[1]。淀粉加工型品种要求淀粉含量在20%以上,产量与对照品种相近,块茎圆形或扁圆形,芽眼浅,抗PVX、PVY、PLRV两种以上病毒,抗晚疫病,南方兼抗青枯病,抗逆性强,耐贮运[1, 6]。 1.3 马铃薯品质育种 品质育种是马铃薯育种的重要内容之一[7]。目前,马铃薯育种都是利用品种间杂交(或生物技术)来获得新品种(种质),其遗传上有着极其复杂的异质性,无论杂交、回交、自交、基因导入,体细胞融合等都有着产生较大程度的分离。虽然,马铃薯的无性繁殖在育种和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