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窑具制作.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窑具制作

景德镇市志第·二卷瓷·器制作志渤 温红釉的试烧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还烧出了名贵的色釉。所以,该窑只要调节适当 可以达 到温差小,压差小,漏风量小,气氛稳定,油耗不高于同类窑的实际效果。台车窑的热工 有效容 积5立方米,最高烧成温度1300℃,还原焰,燃料消耗450公斤/次,烧成时间n-12小时,温差土5℃ - 10 ℃。 第二节窑具制作 支钉景德镇五代时期的窑业遗存显示,叠烧的瓷坯是由支钉支撑、重叠搁置在垫柱上烧制的。 支钉是用含燧石的“断层泥”(粘土)搓成条状,掐断捏成支钉,并沿碗坯圈足边沿粘附一圈,然后放在 垫柱上,再将粘有支钉的碗坯放在这个碗心,如此依次重叠组成一柱,再人窑烧炼。支钉耐火度高达 1500℃,高于坯体1200℃的烧结温度。支钉垫隔使坯件烧成中不会粘连,成瓷可轻易分离,又可节省 窑内空间,使容量增大,节约成本。但支钉破坏了碗心和底心的釉面,影响外观。进人宋代,支钉叠烧 法逐渐消失,支钉仍应用在特殊坯体上,如鼻烟壶盖子、调羹等。但支钉制作的材料由高硅质粘土变 为高铝质粘土,支钉耐火度更高了,制作得细、圆、长。故又叫顶针。 支柱景德镇焙烧瓷器使用的窑具,在五代时有二种支柱式。一是支柱式,大小、高矮不等,一般 都在高n- 12毫米,平台直径10-n毫米左右。用粘土掺瓷石粗料制成,呈深褐色或深灰色 (接近 青瓷瓷胎质地),支柱束腰,下部1 /3至1 /4为生烧的泥质土红色,其原因此节埋在窑基砂土中,以便 支撑的坯体稳固。二是支柱带匣式,以黄泥头窑为例,此类窑具约高8毫米,上径n毫米,下径12毫 米。质地粗造,色呈黑褐,内有白色块状石英质团块。内壁深7毫米,中腰内收,直径为9毫米。下足 呈圆形,开不规则裂纹。平台上支撑一“匣钵”。此类窑具出现于五代后期及北宋初期,只起垫托作 用。 垫饼在湖田五代窑址中,垫柱上面留有支钉,下端粘有窑底上的沙粒,碗、盘类产品的底心与圈 足的边沿几乎都粘有耐火粘土搓捏而成,未被烧结的9-16颗不等的支钉。宋代匣钵出现以后,这种 支钉便过渡为垫饼,其时由五代的支钉叠烧进化为“仰烧”,把垫饼放人已烧成的匣钵内,制品的圈足 套在垫饼上,垫饼小于制品圈足,对制品起支垫作用,使烧成的器物釉面比较完整。宋元时期装坯采 用的是一种含铁量较高的粘土加粗料制成的垫饼,人明以后,陶工们将垫饼改成瓷质的,其优点是:可 以避免瓷坯与垫饼在高温下因收缩不一而致瓷器产生破裂、变形等缺陷。垫饼在装坯烧瓷上作为窑 具一直沿用至今。垫饼有一次用垫饼和多次用垫饼。一次用垫饼用本坯泥做成(即做坯体的泥料)。 具有与坯体收缩率一致的特点,有利于克服变形,但这种垫饼只使用一次,成本高,浪费原料。多次用 垫饼用耐火材料压制成形,经煅烧后,磨平而成,能重复使用多次。垫饼的形状是根据产品器形来设 计的,如壶类、碗类、盘类多用平面垫饼或平面环形垫饼,鱼盘采用椭园形垫饼,壶盖、杯盖,扣口烧成 的杯类多采用截头圆锥形垫饼,仰口烧的杯类也有采用圆形斜坡垫饼。 匣钵匣钵出现于宋代早期,一种用耐火土烧成的钵状物或圈状物或饼状物,取代了支钉、垫柱 等原始窑具,还有一种无底脚碗状匣钵。经测试,南宋初期漏斗式匣钵耐火度为1500℃。宋代中期出 现了平底圆筒状兜脚匣钵,还有多级覆烧垫钵(瓷质)和桶式平底匣钵。宋后期使用瓷质“L ”形支圈。 元代早期改用泥质支圈覆烧,后改为桶式平底匣钵涩圈叠烧。经测试,元代迭烧匣钵耐火度为 1480 ℃。按形状分类,早期匣钵分漏斗型和桶型两种,其形制与现代使用的匣钵基本相似: (1)漏斗型 匣钵,分盘式和碗式两种。制作规整,上部宽边处施褐色光釉,底部露涩胎,装坯时码成迭,抹上稀泥 浆封口。在一些匣钵上部的宽边上,往往还能找到各种铭记,有的刻划或截印姓氏,有的用大小不同 竹管截各种不同形状。这种在匣钵上做记号的现象,可能象明清时期那样搭窑烧坯,以避免各家产品 相混。 (2 )桶型匣钵,装烧壶、瓶、六管器之类的产品,粘土质,褐色有黑斑,原料加工不细。以黄泥头 资途球聆李郭努息名慈室 7 4 3 澎景德镇市志第·二卷·瓷器制作志 窑采用的一个为例,残高14 .5毫米,底厚1毫米,底径18.2毫米,内壁有平行的六个梯段弧圈。此外, 还在遗址中发现匣钵封盖,形如圆形大饼,内心下凹,边沿圆浑规整,直径20-30毫米不等。在湖田 窑历代匣钵中,都含有大量的石英矿物,另外根据匣钵的骨架组成物不同,可分三类: (1)骨架以粗颗 粒石英为主的匣钵,宋元时期以这种类型为主;(2)骨架以粘土团粒为主的匣钵,这种匣钵中玻璃相含 量较多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