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印制成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和竞争性.docVIP

研究中印制成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和竞争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究中印制成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和竞争性.doc

  研究中印制成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和竞争性 中印制成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和竞争性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印制成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和竞争性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两国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cialcirclesoftheticandtradecooperationbethasimprovedgreatlyinrecentyears.Economicandtradecooperationbet industrial and mercial circles of the t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 has improved greatly in recent years.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e has reached to 2,000 million dollars. It is planned that till 2010 the trade betillion dollars. But the remarkable trade rate of rise is so quicklythat it has gone far beyond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nd subsidiary products trade rate of rise. The China and India element of production is similar,and originally should be that petitiveness is bigger than the plementarity,and it is not impossible to appear trade groent pts to utilize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correlation theories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finished products trade in recent years,and tries to be able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关键词: 比较优势;竞争性;贸易   Key words: paring advantages;petition;trade   :A:1006-4311(2010)05-0240-03      0引言   以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要素禀赋论为代表的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上世纪90 年代末以前的中印贸易难以开展起来,这是因为它们两国有着相似的生产要素,都是典型的劳动力富余的国家,造成了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出口产业相似,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缺乏互补性。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印两国制成品之间的贸易每年都以超过40%的速率在增长。这样迅猛增长的势头,是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   克鲁格曼(Grubel) 于1975提出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intra—industry trade,IIT)来测算两国进出口商品在产业贸易中所占比重,进一步表述两国之间的产业贸易情况。1989年,巴拉萨(Balassa)提出“显性比较优势”(revealed parative advantage,RCA)指数来测算两国贸易商品的进出口额及其在世界所有商品贸易中所占份额的比率,阐述两国之间商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劣势。上述指数的运用对深入分析两国贸易的比较优势和产业贸易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可为两国的贸易政策调整和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尽管中印关系及经贸发展还存在很多的理由尚待解决,但是从长远看,中印两国在贸易领域正显示出越来越大的互补性,两国贸易的发展符合共同利益。研究两国贸易的比较优势,可为进一步发展两国贸易关系做出选择和判断提供政府理论和政策思路,因而具有现实作用。   1中印双边贸易关系回顾及目前状况   中印两国贸易源远流长。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二战时期的史迪威公路表明,中印之间的民间贸易一直没有停止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双边经贸发展迅速,但两国都不以对方作为自己的主要贸易伙伴,贸易规模及金额虽然有增长,占两国GDP总值比例较小,与两国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印度转变其外交策略,实施“向东看”政策,中印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并签订一系列经贸协定,同时中印经济改革也使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凸显,目前两国GDP增长速度已进入世界最快的国家之列。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印两国的商品贸易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中国向印度出口的主要商品有,生丝、淡水珍珠、药品、生铁、煤和焦炭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