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谈百年吴门:沉浮于政治旋涡的艺术世家论文.doc
简谈百年吴门:沉浮于政治旋涡的艺术世家论文
百年吴门:沉浮于政治旋涡的艺术世家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百年吴门:沉浮于政治旋涡的艺术世家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湖南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吴瀛(1891年-1959年),字景洲,江苏宜兴人,出身世代书香,状元、榜眼、探花之后,学贯中西,具有深厚的西画及传统文化功底,三十三岁参与创建故宫博物院,任常务委员、古物审定专门委员,并担任《故宫书画集》与《故宫周刊》首任主编。一生著述颇丰,诗文、书画、篆刻无一不精。
吴祖光(1917年-2003年),吴灜之子,著名学者、戏剧家、书法家,当代中国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文人之一。吴祖光幼年早慧,有神童之誉,年少学书受其父影响,后拜沈尹默为师。师古悟道,独辟蹊径,创出自成一格的劲健洒脱的吴氏书风。作品涉猎戏剧、散文、政论、书法等领域,代表作品有《风雪夜归人》、《闯江湖》、《花为媒》等。
新凤霞(1927年-1998年),吴祖光之妻,评剧表演大师、作家、画家。一生出演舞台剧、电影作品八十余部,有二十七部文学作品(四百多万字)问世,并有一千余幅国画作品存世。
吴欢,吴祖光之子,生于1953年,创作领域涉及小说、戏剧、政论、诗词、书法、绘画等领域。1998年,在香港举办首次书画展;199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纪念母亲新凤霞逝世一周年书画联展;2007年,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画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出席并致辞。
吴氏家族是江苏常州府所辖宜兴的一个历尽沧桑的家族。在常州图书馆馆藏的清光绪年印制的吴氏宗谱中记载,上能追溯到五百年前的明朝。常州吴氏先人中出过榜眼、探花,著名的有宰相吴宗达、翰林院掌院翰林吴中行等,知名剧作家吴祖光就诞生在这样一个书香官宦之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艺术世家,几代人却都自觉不自觉地沉浮于政治旋涡中。从辛亥革命、民国建立到新中国诞生,吴家的人文情怀总会被牵扯进运动和斗争中,国运总是和家运紧紧结合在一起。而我们的故事要从故宫博物院开院功臣吴瀛讲起。
把“清宫”改为“博物院”
吴瀛的父亲吴琳(字稚英)为张之洞幕府的重要幕僚,策划并参加了张之洞创建湖北新军的全过程。他将宝贝儿子吴瀛送到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方言学堂”学习英文。他坚信,中国必有一场大变革即将发生。
1911年辛亥革命那年,刚满二十岁的吴瀛在湖北方言学堂英文系毕业后,做了舅舅庄蕴宽的秘书,跟着庄去战时的湖北前线找黎元洪、黄兴协调南北关系。然后又回到上海,在“惜阴堂”民国诸葛赵凤昌家中见到了张謇、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章太炎、唐绍仪、伍廷芳等民国元老,目睹并参与了民国建立的艰难过程。
此后,吴瀛又先后给被孙中山奉为“圣人”的张静江和民国外交总长王宠惠当了秘书。在这期间担任黎元洪军政府秘书的,就是后来的共产党人董必武。吴瀛与董必武一见如故,结为好友,开始了两人长达几十年的友谊。吴家和董家的后人至今依旧保持联系。
辛亥革命成功,中华民国建立。二十出头的吴瀛意气风发地来到北京,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民国北京市政府的坐办(秘书长),以内务部责任人身份最早接管清宫。此时,他向国民政府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想法。
当时对如何处理“清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提法,有的倡议拍卖所有文物,有的倡议改为公园……而吴瀛独树一帜,向当时的执政总理段祺瑞写报告倡议说,按国际惯例,应当把“清宫”改为“博物院”。这一提议得到了段祺瑞的高度认可,于是他任命吴瀛为民国政府紫禁城“接受代表”,首任“故宫博物院常委”、“古物审定专门委员”以及《故宫书画集》主编。一个青年书生官员,一下子成了在文化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一心保护国宝的文官,后来却被诬陷为“盗宝大盗”。
1933年,山海关陷落。为了保护故宫文物,以吴瀛、易培基为代表的老故宫人筹划文物南迁。一路上,前有土匪劫持,后有日本人的飞机追击,经常是找到车又找不到汽油,找到汽油,路又断了,找到路了,车又翻了……吴瀛他们可以说是拼了老命,才把从北京故宫运出的一万多箱文物,辗转陕西、湖南、四川等地。
文物南运时,有时因箱子太小,他们就将凤冠上的珠子拆下,哪知这举动便引发了一些人的猜测,说吴瀛等人“利用文物南迁之际,以假换真、监守自盗”,甚至还把他们告上了法庭。其实所谓的盗宝案不过是派系斗争所生造的“莫须有案”。后来抗日战争爆发,此案被搁置。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报纸上登出消息声明,对此案不予受理。吴瀛这个院长当的,实在有些郁闷。
助毛泽东开展“驱张运动”
民国初建,全国局势混乱,湖南督军张敬尧在境内鱼肉百姓,胡作非为,终于引起了湖南全省人民的反感。恰有1919年五四运动浪潮席卷全国,湖南首先由学生发动了在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领导人之一为毛泽东。这一次,吴瀛成了毛泽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