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昌硕先生晚年砚铭创作活动初探-澳门艺术博物馆
                    吳昌碩先生晚年硯銘創作活動初探 
 任道斌     中國美術學院敎授 
   中國的硯與中國的書畫相同,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考古工作者一九八零年在陝西臨潼                        公元一九零五  清.光緒三十一年  乙巳  六十二歲 
姜寨遺址中發現,仰韶時期就誕生了原始的硯。硯是書畫創作的“文房四寶”之一,因此歷 
                                                                  五月,為沈汝瑾“磨人硯”刻銘:“磨人(篆書)。石友先生正。乙巳五月。俊卿 
來受到文化人的喜愛,宋元以來書畫家如蘇東坡、米芾、趙子昂、徐渭、方以智、高鳳翰 
                                                                 (行書)。”(見《沈氏硯林》,上海書店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出版,四十頁) 
等,都愛收藏硯,並且為硯作銘,賞玩不已,以增加書齋畫室的雅趣。而近代吳昌碩先生, 
                                                                  是夏,為沈汝瑾“墨井硯”刻銘:“墨井(篆書)。”又銘:“雕龍繡虎,不如日日 
更是與硯有緣,特別是他擅長金石篆刻,精通詩文,晚年更應藏硯家所邀,給名硯作銘刻 
                                                                汲古。昌碩又銘(行書)。”(見《沈氏硯林》,六十八至六十九頁) 
文,甚至刻人物像、花卉圖,傳世數量之多,可謂歷代書畫家之冠。這些硯銘從一個側面 
                                                                  十二月,為沈汝瑾“玉蜍滴淚銘硯”刻銘:“淚滿玉蜍滴,愁鋪金鳳箋。春花與秋 
客觀地反映了吳昌碩先生的詩文書畫和篆刻才藝,惜因散佚難覓和時代塵封,不太為人所注 
                                                                月,兩賦悼亡篇。乙巳歲暮。石友作,昌碩書(行書)。”押白文長方印“吳俊”。(見 
意。今人所著《吳昌碩年譜》(林樹中編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出版)、《吳 
                                                                 《沈氏硯林》,六十五頁) 
昌碩》(丁濤著,見《中國書畫名家精品大典》,浙江敎育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出版)等書亦 
沒有提及。這對全面研究吳昌碩藝術成就而言,無疑是一個缺憾。                                   公元一九零六年  清.光緒三十二年  丙午  六十三歲 
  筆者因寫硯史,曾在大陸、港臺、日本等地考察中國歷代硯臺,搜尋相關文獻,因而 
                                                                  二月立春日,為沈汝瑾“南塘張恂甫藏硯”刻銘:“麒麟斗,日月蝕。坐空山,抱此 
有幸接觸吳昌碩先生晚年創作硯銘的史事,今據所得,略作介紹與評述,以為既可彌補前輩 
                                                                石。寫感事詩,天地窄。丙午立春。吳俊卿(行書)。”(見《沈氏硯林》,六十七頁) 
學人研究之不逮,又可增加人們對吳昌碩先生晚年藝術活動之了解。囿於學識,不足之處亦 
請方家指正。                                                          公元一九零八年  清.光緒三十四年  戊申  六十五歲 
                                                                  八月,為沈汝瑾“填海補天銘硯”刻銘:“超乎規矩,渾渾噩噩。補天填海不用若, 
一、吳昌碩先生晚年創作硯銘活動編年                                               雲蒸霞起成著作。戊申八月。石友屬。俊卿(行書)。”押朱文方印“安吉人”。(見《沈 
  作為硯友,吳昌碩先生(1844—1927)晚年與沈汝瑾(1858—1917)、王震(1867—               氏硯林》,七十七頁) 
1938)最為相得。據《海上墨林》、《琴廬談薈》所記,沈汝瑾,字公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