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放牧地合理利用.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放牧地合理利用

小区的形状和布局 小区的形状 生产上常以自然障碍物为分区边界,如林带、壕沟、河流、山体及湖泊等。 小区形状可能是不规则的,如梯形、椭圆形、三角形等,但最好是长方形,长宽比例在2:1-3:1。如果畜群规模较大,长宽比例可放大到1:1。 ??? 小区布局 以牲畜进出、饮水方便,不影响家畜健康和环境为原则。随轮牧草地类型、放牧家畜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 小区布局需要考虑的因素: ① 任何一个轮牧小区到达畜圈或饮水点的距离,均应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 ② 以河流为饮水源,应将牧场沿河流分区,小区排列顺序应自下游向上游依次排列。 ③ 放牧场开阔而水源适中,畜圈应扎在草地中央,四周辐射状分设若干轮牧区或小区;草场面积大,可将畜圈和饮水点分设两地;面积较小,以集中一处为宜。? ④ 轮牧小区间的牧道,其长度尽可能的短,但宽度应留有余地。一般情况下,每百头母牛或马群,牧道宽度应在20-25米以上;500-600只的羊群,牧道宽度不小于30-35米。 ⑤ 草地轮牧地段、小区面积、形状、数量确定后,应设立小区标记或围设网围栏加以界定,防止轮牧混乱。 划区轮牧示例 乌鲁木齐南山种羊场某一生产组,有500只羯羊,放牧于平坦开阔的禾草一杂类草亚高山草甸夏牧场。放牧季98d(6月25日~9月30日),放牧频率为3次,依次为32d、27d、39d,放牧地饲草总贮藏量1800kg/hm2(干草),可利用率70%,各轮产草量依次分别占总产量的50%、30%、20%。羊的日食量为2kg/只·d(干草)。如需补充分区,可用亚高山草甸夏牧场延迟放牧地补充,延迟到8月利用,其饲草贮藏量为1500kg/hm2(干草),可利用率60%;延迟到9月份利用,牧草进入结实期,放牧地饲草贮藏量为1200kg/hm2(干草),可利用率50%。补充分区放牧后再生草产量和可利用率与同一轮基本分区再生草产量和可利用率相同。 设计轮牧方案: 1.第一轮 放牧周期32d,分区平均放牧4d。 基本分区数=32d÷4d=8个 基本分区面积=(500只×2kg /只·d×4d)/(1800 kg/hm2×70% ×50%)=6.35hm2 2.第二轮 在上述8个基本分区内,可放牧天数为: (8个×6.35hm2×1800 kg/hm2×70%×30%)/(500×2kg /只·d)=19.2d 第二轮的放牧周期为27d,但现在只能放19.2d,还差7.8d的饲草,所缺饲草量为: 7.8d×2kg /只·d×500只=7800kg 需补充分区数=7800kg/(1500kg/hm2×60%×6.35hm2)=1.4个 3.第三轮 在上述8个基本分区内可放牧天数为: (8个×6.35 hm2×1800 kg/hm2×70%×20%)/(500只×2kg /只·d)=12.8d 第二轮的补充分区还可在第三轮后期利用,可放牧利用的天数为: (1.4个×6.35hm2×1800 kg/hm2×70%×30%)/(500只×2kg /只·d)=3.4d 第三轮的放牧周期为39d,在原基本分区与补充分区中只能放牧16.2d(12.8+3.4=16.2d),尚缺天数为39d-16.2d=22.8d,所缺饲草量为:22.8d×500只×2kg /只·d=22800kg,需补充的分区数: 22800kg/(1200kg/hm2×50%×6.35hm2)=6.0个 4.总分区数 (8+1.4+6.0)×(1+10~20%)=16.9-18.5个 为了便于利用,轮牧取18个分区为宜,放牧区总面积为:18个×6.35hm2 =114.3hm2 在全年放牧的情况下,季节牧场的划分可以满足牲畜对各种放牧地的基本需求。 在草地面积大且全年放牧的地区,利用季节牧场可以作到均匀利用放牧地,保证牲畜在各个时期均有足够的草料供应。 第四节 放牧草地的季节带划分 一、划分季节草地的意义 目前,在我国放牧利用草原时,多依据季节来划分放牧地。 季节牧场的划分主要根据草地的自然条件进行,主要考虑以下3点: 1 地形和地势 : 主要影响水热的重新分配,在山地草原地势突出的地方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春天放牧由低向高转移,秋季温度下降,由高山向山麓、平滩转移。 2 水源条件 : 必须保障划分的季节牧场有充足的水源,以满足家畜需水需要且水源不宜过远。 3 植被特点: 根据草地植被在不同季节的表现形式,确定其做何种牧场。 二、季节牧场划分的原则 1 春场:避风向阳,植物萌发早 2 夏场:通风凉爽的高地或岗地,水源要近且充足,植物生长旺盛 3 秋场:地势较低,平坦开阔的川地和滩地上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