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合成与制备讲
材料合成与制备 赵景茂jingmaozhao@126.com 讲授内容 1. 纳米材料的制备 2. 单晶材料的制备 3. 非晶材料的制备 4. 镁合金材料制备与表面处理 5. 铝的阳极氧化与封闭 6. 陶瓷材料的制备 7. 复合材料的制备 参考教材: 1.王世敏等,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2. 曹茂盛等,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哈工大出版社 3.朱世富等, 材料制备科学与技术,高教出版社 4. 姚广春等,先进材料制备技术,东北大学出版社 考试: 笔试占40分:30~40个思考题,从中选出10-20个考试 出勤: 10分 笔记:10分 个人ppt 占 40分:在查阅英文文献5篇以上的基础上,就某一种材料的制备或者某种制备技术的应用讲10-15分钟。 材料: 自修复材料超级电容器的材料超级疏水材料插层材料绿色材料:绿色水泥储氢材料,储存/吸收二氧化碳材料 技术: 节能减排技术使用超重力技术、溶胶-凝胶等技术制备纳米材料 材料的作用 材料、能源和信息科学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在考古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曾经以材料来划分: 旧石器时代(100万年前)→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 → 青铜器时代(公元前5000年)→铁器时代(公元前1200年)→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时代 → ? 计算机:最早的18000个电子管,总重量达30吨,运算速度5000次/秒;现在:几kg,半导体材料和大规模集成电路 人造卫星:每减少1kg,运载火箭的质量可以减少500kg; 飞机:发动机的质量减少1kg,升高10m;工作温度每提高100℃,飞机的推力提高15% 导弹:每减少1kg,射程提高12km 材料的分类: 按化学状态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 按结晶状态分:单晶材料、多晶材料、非晶材料、准晶 按物理性质分:高强度材料、耐高温材料、超硬材料、绝缘材料、超导材料、磁性材料、透光材料、半导体材料 按用途分:建筑材料、结构材料、耐火材料、电工材料、感光材料、压电材料、热电材料。。。。。 第一部分:纳米材料(颗粒)的制备 纳米:长度单位,1纳米(nm) =10-9 米 纳米材料: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0.1-100nm) 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 纳米材料的分类 按照维数分: 零维:指其在空间三维尺度均在纳米尺度,如纳米颗粒、人造超原子 一维:在三维空间有两维处于纳米尺度,如纳米丝、纳米棒等 二维:在三维空间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如超薄膜 按照材料的形状分: 纳米粉末:超微粉或超细粉,是研究时间最长、技术最成熟,是制备其他材料的基础 纳米纤维 纳米膜: 又分为颗粒膜和致密膜 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微粒+纳米微粒; 常规块体+纳米微粒; 薄膜+纳米微粒 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既不同于微观的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物体。纳米介于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之间,因此也称为介观世界。 当常态物质被加工到纳米尺度时,会出现特异的现象,如: 铜:良导体;纳米铜:绝缘体; 硅:半导体;纳米硅:良导体; 陶瓷:易碎;纳米陶瓷: 室温下任意弯曲 纳米颗粒的制备 气相法 液相法 固相法 第一章 气相法制备纳米微粒 气体中蒸发法 化学气相反应法 化学气相凝聚法 溅射法 气体中蒸发法 是在惰性气体(或活泼性气体)中将金属、合金或陶瓷蒸发气化,然后与惰性气体发生碰撞,冷却、凝结而形成纳米微粒,或者是与活泼性气体反应后再冷却、凝结而形成纳米微粒。 思考题:如何调节纳米微粒的粒径? 王世敏等:纳米材料制备技术,P8 气体蒸发法的特点: 表面光洁; 粒度齐整,粒径分布窄; 颗粒度容易控制 根据加热源的不同,可以将气体蒸发法分为以下6种。 1. 电阻加热法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不适合用电阻加热法: 1.两种材料(被蒸发的材料和发热体)在高温下熔融形成合金 2. 被蒸发的材料的蒸发温度高于发热体的软化温度,因此该法重要用于低熔点金属的蒸发:Ag、Al、Cu、Au 一般在载物台上每次放入1~2g的原料,得到10mg左右的微粒。需要多次操作; 功率:1~2kW,适用于实验室研究。 2. 高频感应加热法 特点: 高频感应具有感应搅拌作用,坩埚内合金均匀性好; 可以将熔体的温度保持恒定; 可以在长时间内以恒定的功率运转; 加热源的功率大:MW级; 加热体中可以放入 50g左右的样品,一次可以得到0.5~1g左右的纳米样品 粒径分布窄 缺点 不能制备W、Ta、Mo等高熔点材料 3. 等离子体加热法 等离子体按其产生方式可以分为: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 高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政治经济学九国家经济过程.ppt
- 政治经济学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ppt
- 放射性制剂.ppt
- 政治课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人教版必修).ppt
- 故障分布函数new.ppt
- 放射化学讲放射性).ppt
- 教师口语).ppt
- 放牧地合理利用.ppt
- 教案沉淀平衡.ppt
- 放疗节.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