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物生理学八泌尿
第八章 泌尿 尿的理化特性和组成 尿由代谢产物、无机物和色素等组成 一、尿的理化特性 1.颜色:黄色、淡黄色、褐色 2.透明度:马属动物混浊 3.酸碱度:草食动物呈碱性、肉食动物呈酸性 4.比重:因尿中溶解的物质与水的比例不同而异 5.排尿量 二、尿的化学组成 水分占96-97%。固体物占3-4% 有机物:尿素、尿酸、肌酸酐、尿色素 无机物:钾、钠的氯化物、碳酸氢盐、磷酸盐 第一节 肾脏的解剖和血流特点 一、肾脏的功能结构 (一)肾单位和肾小管 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又分为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管又分为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远曲小管汇合成集合管。 1.皮质肾单位 主要分布于外皮质层和中皮质层,量多,肾小球大,占85-90%,入球小动脉比出球小动脉口径粗,髓袢短。 2.近髓肾单位 靠近髓质的内皮质层,量少,肾小球小,髓袢很长。 皮质肾单位与尿的生成有关,近髓肾单位与尿的浓缩和稀释有关。 3.肾小球旁器 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组成。球旁器能够将髓袢升支粗段内的小管液成分变化的信息传递到同一肾单位的肾小球部分,调节肾素的释放和肾小球的滤过率,这一过程称为管—球反馈。 球旁细胞位于入球小动脉中膜层,位于入球小动脉的血管壁内,内含肾素分泌颗粒。 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的起始部分。远曲小管近血管极处一侧的上皮成椭圆形隆起,变高变窄,排列紧密。 致密斑感受小管液中的Na+的变化,并将信息传至近球细胞,调节肾素的释放。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内血浆成分向肾小囊腔滤过—尿生成第一步囊内液就是血浆的超滤液,实际上是去蛋白质的血浆。 1.滤过膜的通透性 滤过膜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构成。 ①内层由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组成。小孔50–100 nm。仅防血细胞通过。 ②中间层是非细胞性的基膜,为水合凝胶构成的微纤维网结构。网孔4-8nm。为滤过膜的主要屏障。 ③外层由肾小囊的上皮细胞组成。4–14 nm 小孔。 滤过膜各层有许多带负电的糖蛋白,可排斥带负电的血浆蛋白,阻止其滤过。 2.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平均为6.0kPa 囊内压约1.3kPa 血浆胶体渗透压: 在入球小动脉处(2.7kPa) 出球小动脉处 (4.7kPa) 入球小动脉有效滤过压=6.0-(2.7+1.3)=2.0 出球小动脉有效滤过压=6.0-(4.7+1.3)=0 滤过平衡: 有效滤过压下降到0时,就达到滤过平衡。 滤过平衡越靠近入球小动脉,有效滤过压和面积越小,肾小球滤过率越低。 3.肾小球滤过功能指标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50kg的猪,100 mL/min,180 L/day。 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 流经肾的血浆有1/5从肾小球滤出到囊腔中。 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受滤过膜面积、通透性和有效滤过压等的影响。 4.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a滤过膜通透性和有效滤过面积 病理条件下滤过膜通透性和有效滤过面积可能发生较大变动。 急性肾小球肾炎,使炎症部位的肾小球毛细血管管径变窄或完全阻塞,有效滤过面积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随之降低,导致原尿量减少。 肾小球受到炎症、缺氧或中毒等损害时,某些部位的滤过膜通透性增加,使大分子蛋白质甚至红细胞滤出,患者出现蛋白尿和血尿。 b有效滤过压 ①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当动脉血压在10.7~24.0kPa范围内变动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无明显变化,肾小球滤过率保持不变。但当动脉血压下降到10.7kPa以下时(如大失血),超过了自身调节范围,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明显降低,有效滤过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出现少尿,甚至无尿。 ②肾小囊内压 正常时肾小囊内压比较稳定。当某些原因使肾小管或输尿管阻塞(如肾盂或输尿管结石、肿瘤压迫),肾小囊内压升高,有效滤过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原尿量减少。 ③血浆胶体渗透压 正常时血浆胶体渗透压变动很小。只有在血浆蛋白浓度降低时(如快速输入生理盐水),才会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效滤过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原尿量增多。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小球滤过液经肾小管进入集合管后称为小管液。 重吸收是指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物质从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液中,而分泌是指上皮细胞本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管腔内。 原尿中99%的水,全部葡萄 糖、氨基酸、部分电解质 被重吸收,尿素部分被重 吸收,肌酐完全不被重吸收。 1、肾小管和集合管中不同物质重吸收 近端小管上皮是滤过液中物质重吸收的主要部位。 ①Na+的重吸收: 方式──主动重吸收,99%回收 地点和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广东省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VIP
-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docx VIP
- 2024年05月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用编外工作人员20人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8设计开发论证报告.docx VIP
- 管理会计预测分析练习题.docx
- 《临安春雨初霁》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年产18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建设项目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学习二十届中纪委四次全会精神答题.doc VIP
- 中煤图克项目BGL炉资料整理解析.docx
- 中考英语话题复习《建议》课件(共13张PPT.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