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园林植物保护学期末复习题
园林植物保护学复习题
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的类型
有性孢子:
1) 合子:由两个同型的游动配子结合,形成二倍体细胞核的合子(2N)。
2) 卵孢子:由两个异型的配子囊结合,在藏卵器中产生卵孢子(2N)。
3) 接合孢子:是由两个同型但性别不同的配子囊相结合,经过质配和核配后形成(2N)。
4) 子囊孢子:是由异型配子囊(雄器和产囊器)相结合, 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而成(N)。
5) 担孢子:是担子菌产生在担子外面的,一般为四个单倍体孢子(N)。
无性孢子:
1).游动孢子 (1)孢子囊 (2)孢子囊萌发 (3)游动孢子
2).孢囊孢子 (1)孢子囊及孢囊梗(2)孢子囊破裂释放出孢囊孢子
3).厚垣孢子
4).分生孢子 (1)分生孢子 (2)分生孢子梗(3)分生孢子萌发
5).芽孢子
6).粉孢子
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 图
病原物的致病机制
夺取寄主的营养物质和水分;
对植物施加机械压力;
产生对寄主正常生理活动有害的代谢产物。
病害流行的基本条件
a) 感病寄主植物的大量存在
b) 致病力强的病原物的大量存在
c) 发病的环境适时出现
园林植物的抗病机制
1) 结构抗病性:即植物利用组织和结构的特点阻止病原物接触、侵入与在体内的扩展、破坏。
先天性的防御结构:如植物表面密生的茸毛,或很厚的蜡质层等。
后天性的防御结构:如在病部形成木栓层或坏死斑等。
2) 生化抗病性:即植物的细胞或组织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产生对病原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质。
先天固有生化抗性:如葱蒜类、松柏类分泌的挥发性物质。
后天诱导生化抗性:如生理代谢途径的改变。
田间如何区分侵染性和非侵染性病害
第一,观察症状。侵染性病害往往后期有明显病症出现,并且症状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非侵染性病害无病症出现,症状的发生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第二,侵染性病害在田间的分布往往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呈点发状,而非侵染性病害无明显发病中心,呈片发状;
第三,侵染性病害在一个特定地点,通常只发生在个别或少数种类寄主上;而非侵染性病害则在多种寄主上发生类似症状。
田间如何区分真菌 细菌 病毒 病原体病害
真菌病害在病部往往有病症出现,多半是真菌的营养体或繁殖体,可以通过肉眼或显微镜观察识别,这些病症往往呈粒状、粉状、霉状等;
细菌病害在病部往往有白色菌脓溢出;
病毒病害往往表现为花叶、黄化等;
植原体病害往往表现为丛枝、花器异常、矮缩等;
8.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方法(PPT园林植物保护学——病害篇,56页)
1. 消除侵染来源
在地区之间调运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和植物产品时,应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措施,防止病区扩大。在病区内首先选用无病种子、苗木、球茎、鳞茎等繁殖材料,培育无病种苗,或进行种苗消毒,以消灭所携带的病菌。搞好苗圃、庭园及花坛、绿地的卫生,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等是防治植物细菌病害的重要途径。
2.园林技术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性;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口和及时保护伤口,防止病菌侵入;实行轮作、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等,都是防治细菌病害的重要措施。
3.抗生素治疗
目前常用链霉素、四环素等防治花卉细菌病害。
9.如何园林植物的栽培措施防治病害(需具体阐述,见P75-77)
选用无病繁殖材料
培育健苗
植物的合理配置与轮作
改善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场圃卫生
10.昆虫常见目的特征和代表性昆虫(P203)
1.直翅目:蝗虫、蚱蜢、蝼蛄、蟋蟀、蝈蝈
2.鳞翅目:(蛾类、蝶类)凤蝶、粉蝶、蛱蝶、弄蝶、夜蛾、螟蛾、尺蛾、舟蛾、刺蛾
3.同翅目:蝉、叶蝉、蜡蝉、蚜虫、介壳虫、木虱、粉虱
4.鞘翅目:步甲、金龟甲、吉丁甲,叩甲、瓢甲、天牛、叶甲、象甲
5.半翅目:(椿象)蝽科、缘蝽科、猎蝽科、盲蝽科、网蝽科
11.昆虫的基本外部特征。
身体左右对称;整个体躯被有几丁质的外骨骼;身体有一系列体节组成,有些体节具有分节的附肢;体腔就是血腔,循环系统位于身体背面,神经系统位于身体腹面。昆虫成虫期具有下列特征:
(1)体躯由若干体节组成,这些体节集合成头、胸、腹3个体段;
(2)头部是取食与感觉的中心。具有口器和触角,通常还具有单眼和复眼;
(3)胸部是运动与支撑的中心。具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
(4)腹部是生殖与代谢的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无行动用的附肢。
(5)有些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上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成虫。这种体态上的改变称为变态。有些低等的昆虫在发育过程中无变态(如衣鱼);有些则不完全变态(如蜻蜓);有些高等的昆虫是完全变态的(如蝴蝶)。
(6)会鸣叫的昆虫是雄性,雌性不会鸣叫。
12.列举昆虫幼虫的基本类型和主要特点。
昆虫的幼虫可分为两大类,即若虫和幼虫。多数完成胚胎发育寡足期的不完全变态类得幼虫称为若虫,其外形与成虫相似;完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