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设“海绵城市”标本兼治“内涝病”
摘要: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的不断增多,中国城市化进程正受到城市内涝的困扰。一场雨在某种程度上就能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的发达程度,中国城市中汽车“潜水”、市民“看海”屡见不鲜。以武汉为例,从自然气候、基础设施、城市发展等角度探究了武汉内涝频发的原因,并结合城市规划的相关理念做出防治内涝的有效对策,积极建设“海绵城市”,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城市中的内涝问题。
关键词:城市内涝;内涝危害;频发原因;海绵城市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2016.25.011
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中部,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形以平原为主,中部有零散分布的残丘,且市内湖泊塘堰众多。由于地势较低,武汉自开国初期就曾受到城市内涝的影响。近日,随着武汉内涝情况的日益严重化,人们对2013年武汉市水务局出台的《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政策提出了疑问。该政策指出通过三年努力,投资130亿元,系统完善武汉的排水体系,整体提高排水能力。然而,三年过去了,这130亿貌似并没有真正改变武汉逢雨必涝的尴尬,武汉城市排水系统情况仍旧不容乐观。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我们在大力建设城市的同时切勿“昧了良心”,政府务必要开始重视城市下水道系统的建设。
1武汉内涝的影响
1.1人员伤亡
湖北省民政厅7月11日发布的消息表明,自6月30日以来,湖北省在此次强降雨中已经有56人死亡,6人失踪。城市内涝就在我们身边真真切切的发生着,我们无法忽视,它夺走的是一条条的鲜活生命,一家家的欢声笑语。
1.2交通设施
7月6日武汉武昌区周边的三个地铁站,梅苑小区站、中南路站、武昌火车站均受到积水影响暂停运营。路面积水漫进车站内,有十多厘米深,从地铁站到武昌站积水已经没过腰部。这场暴雨使得武汉人民无法正常工作、安全出行、轻松生活,人们就像困在笼子里的小鸟,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
1.3经济损失
在发生内涝的众多城市中,武汉似乎“受伤”最重。在一连多天强降水下有多处溃堤,大水淹没了人们的家园,学校无法正常上课,并且67.7万人需要紧急转移,41.4万人需要生活救助;此次武汉内涝受灾人数达1347.55万人之多,覆盖了17个市、83个县;1323.3千公顷的农作物遭受连续大雨的影响,并且371.7千公顷的农田颗粒无收,直接经济损失325.6亿元。这一串一串的数字无不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是天灾还是“人祸”?我们不能妄加判断,我们只知道,中国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2武汉内涝的成因分析
2.1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强降水
造成近期中国天气气候异常的主要推手是自2014年9月开始,于2016年5月结束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100年间,超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在中国城市接连发生了三次,并且武汉都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自6月30日至7月6日,仅仅7天的时间武汉累计雨量就已经达到574.1毫米,相当于41.7个东湖,超过武汉全年降雨量的三分之一。
2.2排水设施建设滞后
城市排水能力的不足导致了武汉频繁的发生内涝。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因建设经费、偷工减料等原因跟不上城市发展的节奏,政府在箱涵、港渠疏浚等方面缺乏资金投入,使得城市排水管道内淤积严重,排水能力大打折扣。城市扩张快于排水系统的发展,城市建设需要高于排水能力范围,特殊气象条件与脆弱的排水系统不相适应,这些现象在中国城市已经屡见不鲜。
排水系统老旧使得武汉在应对暴雨等特殊的天气时,显得力不从心。此次内涝受灾,武汉老城区尤为严重。老城区排水管道系统已使用多年,且是根据当时规定设计的,设计标准和建设标准与现在城市发展要求脱节。当遭遇强降雨时,管沟规格小、破损面积大、雨水口少这些问题就会暴露出来,排水能力大大下降。地面坑洼、排水缓慢就会造成雨水落到地面不能及时排走,从而很容易形成大片的路面积水,严重时引发城市内涝。
2.3填湖建城导致水系调储能力下降
城市扩张需要土地,这时政府就开始“填湖建城”,河流、湖泊、水库等被大量填筑,天然蓄水调洪能力被破坏,城市原有的自然排水系统被打破。武汉位于江汉平原,地处长江中下游,低洼的地势使雨水自然流出愈发困难,在暴雨条件下几乎都是以淹没的方式流出。这种方式很容易导致排水速度缓慢、水流不畅,造成上游积水严重、城市内涝等一系列问题。
作为“百湖之城”的武汉曾经有127个湖,现在只剩下38个。在过去的30年间,武汉在已沉积的湖泊周围开展填湖工程,用以修建高楼大厦。随之,近100个湖泊“蒸发”,湖泊面积减少了228.9平方千米。
填湖建城的诟病就是武汉水面率直线下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钢结构吊装专项施工方案(技术方案).doc
- 中国成人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05S804: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pdf VIP
- 01-泌尿系统疾病总论.ppt VIP
- 物理治疗学神经生理疗法Bobath技术.docx VIP
- Unit 3 My favourite food Lesson 2 Happy birthday, Amber! 单元教学设计 粤教沪外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 Andrews分析法诊断正畸.pptx
-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提纲及答案2.doc VIP
- 2025年湖北省遴选面试真题及答案大全解析.docx VIP
- DB11T 1832.15-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5部分:通风与空调安装工程 conv.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