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重庆市历史教学优秀论文参评文章.docVIP

2007年重庆市历史教学优秀论文参评文章.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年重庆市历史教学优秀论文参评文章

2007年重庆市历史教学优秀论文参评文章 浅谈学生课堂问题意识的构建及作用 (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中学 左思路) 摘要 生命化课堂的构建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助于我们落实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着重分析如何建立学生的课堂问题意识以及建立这一意识对学生学习及成长的意义。 关键词 学生 课堂 问题意识 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The one real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ally asking questions”(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题记 一、问题的产生的背景 课程改革的成败在教师,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没有学生在课堂上的变化和发展就谈不上课程改革的成功。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生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和行动者。在这对矛盾中,教师和学生统一于课堂,统一于问题。他们都要对教材进行深化理解和反思,对教材形成问题意识,形成问题的集合体。教师和学生提出的问题体现了对教材理解和把握。问题意识的产生就是对学习的深入的理解和发展。试想,如果我们没有对这一点进行理解和把握就谈不上对课程改革的深入理解和行动。 我们常常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历史课堂变成了什么?我们在历史课堂上都干了些什么?我们在历史课堂上究竟又该干些什么呢?我们拷问着自己,期待着自己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然而历史课堂的缺失是那么的明显。从我们教师自身的角度来说,教师局限于教材,走不出教参。满足于自己的一碗水或一桶水。失去了主动开发课程的主观能动性。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被任意的倾注,学生学得累又学得苦,又累又苦还没有好的结果。从师生的交流上看,双方的交流的是单一的、被动的。因此我们的课堂变成了一潭死水,缺乏生命的活力。 传统课堂湮没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看不到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存在。因此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它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和问题的生存。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张扬和个性的培养。塑造出的是千人一面的面孔。把学生当成是机器。它虽然高效、便捷和快速。但是缺陷是明显的,学生是被动的和机械的。这与我们教育的初衷是背道而弛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 3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