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甲骨卜辞札记四则
中正漢學研究 43
2013 年第一期(總第二十一期)
2013 年 6 月 頁43~66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甲骨卜辭札記四則
張宇衛
摘要
卜辭歷經百年來的學者研究,部分問題仍存有討論空間,本文藉由前人的已有成果
上重新予以反思與檢討。文中論及:(一)「亦」處於動詞與否定詞之間,僅能視作副詞
結構,未能通假作「夜」;(二)卜辭「 方」的「 」非「曷」字,「曷」字下方筆畫是
由「匄」演變而來;(三)卜辭中僅存有「周」,過去釋為「周方」者,則應更正為「盧
方」;(四)卜辭「 (登)」、「 ( )」未能等同,二者文例差異甚大。
關鍵詞:卜辭、亦 、曷、周 、登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
44 中正漢學研究
一、前言
甲骨卜辭的語句、文字是漢字發展史上的早期階段,由於時代久遠,字形難辨,文
例較古 ,是以今人難以直接理解。又由於刻寫內容常有省簡的緣故,因此造成今日學者
在考釋上多有難解之憾,卻也間接促成研究的眾多面向,學者間即藉由不同的觀點予以
詮釋說解。然於此間的解釋 ,或有證據充分,論說成理之處,但此外亦不乏存在可進一
步討論的空間 。
本文即源於閱讀甲骨卜辭與近人論著間的一些思考,內容包含重新審視前人的若干
意見,進而就卜辭文例、語法等層面進行分析說解。其中涉及了文字本身的隸釋與考訂,
論述過程則聯繫相關銅器銘文的資料以資佐證。同時藉由卜辭本身語法結構上的理絡 ,
針對前人的若干考釋做出修正與檢討。
二、「亦」讀為「夜」之商榷
1
卜辭「亦」字,最早王襄曾提出「亦」可讀為「夜」的說法。胡厚宣在討論 方
2
辭例時,亦採「夜」論說,讀為「 方夜出」。但王氏之說遭到楊樹達的反駁,其云:
按《說文》夜从亦聲,核之音理,王說固為可通。然余有疑者: 方地理,
今日固不能質言 合勘諸辭,則 方雖與殷壤地相接,其出而見侵者,西
……
鄙之田也,示 之田也,殷屬邑之鄭也,其于殷都,固未能朝發而夕至,何
至王室之占貞其夜出與否乎!此事理之不可通者。然則王襄讀亦為夜,非確
詁也。愚謂:亦者,又也。又者,一事而再見之辭也。故本辭云:貞 方其
3
亦出者,貞 方之又出也。
楊氏以地理遠近的觀點質疑「夜」之說,進而提出「亦」作「又」解。胡光煒亦云:「(《菁
華》六)『昔甲辰方征于 俘人十又五人』下言:『五日戊申方亦征俘十又六人』也,
1 王襄:《簠室殷契徵文考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 ),頁5 。
2胡厚宣:〈殷代 方考〉,《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上)》(臺灣:大通書局,1973),頁 236 。關於
把「亦」讀作「夜」解者,尚有崔恆昇:《甲骨文詞典(增訂本)》(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
頁 251 ;劉興隆:《新編甲骨文字典》(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3),頁403 。按:唯二書屬於
字典的編纂,未有實際論證過程,故不贅引。
3 楊樹達:《積微居甲文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頁24 。
甲骨卜辭札記四則 45
4
來征者非異方 ,故誼當為又 。」則從句子理解上論斷 「亦」作「又」解。此後,學者
多半從副詞論說,如趙誠云:「(亦)卜辭用作副詞,有『又』、『也』、『還』之類的意義」
5 ;再者,張玉金《甲骨文虛詞詞典》、楊逢彬《殷墟甲骨刻辭詞類研究》二書也將「亦」
歸為副詞行列。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英语》第八册精讲.ppt
- .山东御芝堂阿胶股份有限公司.ppt
- .巴彦淖尔市第八届体彩杯运动会.doc
- .巢湖市一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
- .常州北站广场石球及护栏制作安装工程.doc
- .常用危险化学品基本知识.doc
- .常见的量创新性成果.doc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第一章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ppt
- .德州市民办教育办学.doc
- .德阳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总体服务机构.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