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库系统防爆培训讲义
防爆知识培训讲义
——爆炸危险场所分类、电气安装、维护和检修——
2001年8月
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引言
众所周知 ,可燃性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到火花、电弧或危险高温就会被点燃,会形成燃烧或爆炸。
石油和化学工业经常要加工和处理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中有许多品种是可燃性的,例如常用的原料天然气、氢气是可燃性物质;半成品如烷类、烯类、烃类化合物多数是可燃性物质;成品如汽油、柴油、酯类等也是可燃性物质。这些可燃性物质在被加工、运输、储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从管道、反应釜、储罐中逸出或漏出,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这时候如果现场有点燃源就会形成工业爆炸,爆炸产生高温和冲击波,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由于石油化工企业的上述特点,防爆安全就成为企业的头等大事,即所谓“安全第一”。工程上采用的防爆安全措施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称为“一次防爆措施”,如建筑物的防爆设计,通风措施等;第二类称为“二次防爆措施”,如选用防爆电气产品等。
炼油厂、加油站等在建筑上采用有房顶无墙壁的开启式半露天建筑结构,属于 “一次防爆措施” ;在炼油厂和加油站选用防爆电气产品属于 “二次防爆措施” 。
一 爆炸危险场所分类
上述 “一次防爆措施”和 “二次防爆措施”都需要增加工程的投资费用,例如防爆电气产品的价格一般比普通产品高20%--40%,而且安装费用和维护费用也比普通产品高。
对于一个炼油厂或石油化工企业,如果因为内部有可燃性物质就认为整个厂区都是爆炸危险场所,全部需要选用防爆电气产品,这显然是不经济的,也是不合理的。
事实上,在厂区的某一位置出现爆炸危险的可能性与该位置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可能性大小(或然率)有关系,而后者与工艺设备的状况、设备中可燃性物质的性质、现场设施的结构以及通风状态有直接关系。
爆炸危险场所分类的目的就是运用统计学的原理,按照场所中可燃性气体或液体出现的频次和存在时间的长短,将场所按危险程度分类,以便按照危险区域类型采用不同的防爆措施。
例如:对于危险程度高的区域,采取严格的防爆措施,选择安全程度高的防爆电气产品;在危险程度较低的区域,可以选择安全程度较低的防爆类型;如果区域中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可能性十分小,可以采用普通的安全措施,可以使用高质量的普通产品。通过这种方法,既能保证生产的防爆安全,也可以节约资金,使安全性和经济性合理的统一起来。
危险场所分类有关法规和标准简介
国际上关于爆炸危险场所分类的标准的状况
国际上关于危险场所分类的标准目前分为三种模式:
IEC600 79—10为代表的欧洲模式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60079—10 :1995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0部分:危险场所分类》将危险场所分为0区、1区和2区,标准中对场所分类进行定量的计算,并且列举了具体的计算示例。附录A中列举了一些典型的石油化工工艺装置的释放特性,附录B列出通风计算示例,附录C中列出10个不同类型的石油化工装置危险场所区域划分示例。
IEC60079—10 在世界上应用比较普遍,西欧国家大多采用IEC标准中的危险场所区域划分模式,但是某些国家在具体划分规定方面稍有区别。
以美国电气法规NEC为代表的美国模式
美国电气法规NEC500—Hazardous (Classified)Locations ,Classes I, II and III, Division 1 and 2;
美国国家防火协会规范 NFPA495—1996, Explosive Materials Code;
石油工业协会电气安装危险场所分级示例 API…RP500A
陆地和海上钻井平台危险场所分级示例API…PR500B
石油和气体管线运输危险场所分级实例API…PR500C
美国的危险场所分类规定与IEC60079—10不同,它将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分为3级(I, II 和III级)和6段(每级各分为1段和2段),即:
Class I(I 级)----可燃性气体或蒸气形成的爆炸危险环境
Class II(II级)----可燃性粉尘形成的爆炸危险环境
Class III(III级)---- 可燃性纤维和悬浮物引起的火灾危险环境
对于每个级别,又进一步分为:
Division 1 (1段)----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可燃性气体、蒸气或液体的可燃性聚集可始终或有时存在的区域。
Division 2 (2段)----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可燃性气体、蒸气或液体的可燃性聚集不太可能存在的区域。
例如,对于某油罐区,可划分为I级1段和I级2段。
美国NFPI和API中针对不同的工业设施,例如钻井、采油、运输以及炼油设施等都列举了详细的区域划分示例,并且标了具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