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金长牡蛎自交和杂交家系生长与存活比较.pdfVIP

壳金长牡蛎自交和杂交家系生长与存活比较.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壳金长牡蛎自交和杂交家系生长与存活比较.pdf

中国水产科学 2016 年 11 月, 23(6): 13581367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 研究论文 DOI: 10.3724/SP.J.1118.2016.16012 壳金长牡蛎自交和杂交家系生长与存活比较 王雪磊, 李琪, 孔令锋, 于红, 于瑞海 中国海洋大学 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03 摘要: 选择具有生长优势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G2(A)家系及具有明显生长和存活优势的G19(B)和G28(C)家 系进行完全双列杂交, 得到包括3 个自交组(AA 、BB 、CC)和6 个杂交组(AB 、AC 、BA 、BC 、CA 、CB)共9 个壳 金长牡蛎实验组, 分析各实验组在幼虫期及稚贝期不同日龄的各生长指标和存活性能, 并评估了杂交组的杂种优 势。结果表明, 在整个培育阶段, 大多数杂交组在不同生长时期均表现出较高的生长和存活性能, 其中, 浮游幼虫 期5 日龄, 所有杂交组的壳高和壳长均显著大于自交组(P0.05); 10 日龄后, 杂交组CB 、BC 和AC 的壳高显著大 于相应的自交组(P 0.05), 杂种优势明显; 稚贝期 85 和 130 日龄, 杂交组CB 的壳高性能大于其他实验组。浮游幼 虫期 10 日龄, CB 组存活率显著大于AA 、CA 组(P0.05); 稚贝期 85 日龄后, 杂交组AC 、CA 和CB 的存活率杂 种优势逐渐增大; 190 日龄, 杂交组AC 、BC 与自交组AA 、CC 之间存活率差异显著(P0.05) 。研究结果为壳金长 牡蛎新品种的培育及杂种优势的充分利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 长牡蛎; 壳金; 生长; 存活; 杂种优势 中图分类号: S9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8737(2016)06135810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 也称太平洋牡蛎, 和存活优势[6] 。由于金壳色通常为人们所喜好, 培 属于软体动物门, 瓣鳃纲(Lamellibranchia), 翼形 育具有金壳色性状且生长快的长牡蛎新品种, 可 亚纲(Pteriomorphia), 珍珠贝目(Pterioida), 牡蛎科 以满足市场对长牡蛎壳色品种的需求, 进而提高 [1] (Ostreidae), 巨蛎属, 是世界性的重要经济贝类 。 长牡蛎的商品价值, 这对于长牡蛎产业持续健康 中国是牡蛎养殖大国, 2014 年养殖产量达435 万t,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比上年增长 3.16%[2] 。为了适应市场对良种的需 杂交育种是生物重要的育种方法之一, 已经 求, 运用群体选育的方法对长牡蛎进行了遗传改 在水产动物的品种改良和生产中得到了大量的应 良, 已培育出了具有生长速度快、壳型规则等特 用[7−9] 。目前, 有关牡蛎杂交育种的研究主要集中 点的长牡蛎‘海大 1 号’。 于种(属) 间杂交[10−12]和不同群体(品系) 间杂交[13−15], 贝类壳色作为一个重要的表观性状, 一直受 而开展同一群体( 品系)近交系间杂交实验的报道 到育种工作者的重视, 在大多数海洋经济贝类中, 较少。Hedgecock 等[16] 以雌雄同体牡蛎的自交后 育种工作者都开展了壳色性状的相关选育工作, 代建立近交和杂交系, 分析了杂种优势的机制。 相继培育出了多个壳色新品系或新品种[3−5] 。目前, 张国范等[17]认为可以通过不断选择得到遗传改 针对长牡蛎壳色的多态性研究, 国内学者已从长 良型纯合自交家系或近交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