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科学第二章.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二科学第二章

第一节 大气层 重点:对大气层的重要性和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的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规律、对流层的特点 难点:大气的垂直分布特点,大气分层,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大气的存在: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它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 大气的成分:大气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臭氧、水蒸气以及悬浮颗粒等物质组成。 大气层的作用:它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使地球避免流星的撞击,同时还具有保温的作用。 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的规律:1、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在-84度~2500度 2、在0~12千米之间,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3、在12~55千米之间,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升高 4、在55~85千米之间,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5、在85千米以上,大气温度又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6、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大气的分层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等 大气的垂直分层:(五层) 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在地球表面的厚度随位置而变化,两极地区的厚度最小,约为8千米,赤道地区的厚度最大,可达17~18千米;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有利于发生空气的对流运动,而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平流层:12~55千米,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较适合民航飞机飞行。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正是因为它吸收了紫外线的能量,所以平流层的温度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的。 中间层:55~85千米,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暖层:85~500千米,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航天飞机飞行区域 外层:地球大气与宇宙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500千米,外层中当距地表约1000千米以上,大气变得十分稀薄,密度很小,到距地表5000千米处已接近真空。 第二节 天气和气温 重点:天气的概念及气温的观测 难点:测量和度量气温的常用仪器和方法,百叶箱的作用 天气是什么 定义: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天气温度、湿温、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 刮风、下雨、雷电等属于天气现象。 天气的要素:天气是由许多要点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和降水 气温 气温的含义:空气的温度称为气温。它是用来描述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气温的测量 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通常温度计分为: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金属温度计、也可分为普通温度计和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 气温度量单位:摄氏度 在气象观测中,除了使用普通温度计定时测量气温外,还要使用最高温度计和最低温度计分别测量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百叶箱 一般把温度计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内进行观测。百叶箱内的气温比箱外低。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比较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百叶箱是安置测温仪器的防护设备,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保护仪器免受降水强风等天气的影响,又能使仪器的感应部分有适当得通风,从而真实地反映外界外界空气的温度及温度变化。 百叶箱一般安装在离地面1.5米高度的空旷的地方,因为这个高度气温变化较稳定,又是人类一般活动的范围。 注:一天中一般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小时,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其原因是与太阳辐射和大地散热等因素有关。 气温与人类生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 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生物的行为和气温变化有关。 气温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也很大,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为22度。 第三节 大气的压强 重点:大气压存在的证明,标准大气压的数值,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难点:利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大气压数值的测量工具的使用,水银气压计的原理,用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解释有关现象。 大气压的存在 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要产生压强,这个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注: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覆盖实验、易拉罐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压的大小 大气压的大小可用水银气压计和空盒气压计进行测量。 空盒气压计有两行刻度,一行一百帕(hPa)为单位,另一行以毫米汞柱为单位,一毫米汞柱=1.33百帕 大气压的值: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760毫米汞柱,称为1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10帕 这么大的大气压,我们为什么没有受压的感觉? 这是因为人对环境的适应,人的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 水银气压计的原理就是:托里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