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版第六章无向图有向图和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链接版第六章无向图有向图和树

CHAPTER 6   Glossary graph:(无向)图 vertex set:::::: labeled graph:标号图 pseudograph:伪图 utility:: planar graph:: isolated vertex:: path: simple path: connected:::::::::::::::::::::::::::::::::::::::::::’s algorithm:: 本章内容及教学要点: 6.1 教学内容: 6.2 教学内容: 6.3 Trees 教学内容:6.4 Euler Paths and Cycles 教学内容:6.5 Incidence and Adjacency Matrices 教学内容:定理证明及例题解答 Graph theory is an old subject with many modern applications. Its basic ideas were introduced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by the great Swiss mathematician Leonard Euler. He used graphs to solve the famous Konisberg bridge problem. Graphs are used to solve problems in many fields. For instance, graphs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a circuit can be implemented on a planar board. Graphs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structure of the WWW. We can determine whether two computers are connected by a communications link using graph models of computer networks. Weighted graphs can be used to solve problems such as finding the shortest path between two cities in a transportation network. We can also use graphs to schedule exams and assign channels to television stations. 图论是以图为研究对象的数学分支. 图论中的图指的是一些点以及连接这些点的线的总体. 通常用点代表事物,用连接两点的线代表事物间的关系. 图论则是研究事物对象在上述表示法中具有的特征与性质的学科.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实际生活中,用图形来描述和表示某些事物之间的关系既方便又直观. 例如,国家用点表示,有外交关系的国家用线连接代表这两个国家的点,于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就被一个图形描述出来了. 另外我们常用工艺流程图来描述某项工程中各工序之间的先后关系,用网络图来描述某通讯系统中各通讯站之间信息传递关系,用开关电路图来描述IC中各元件电路导线连接关系等等. 事实上,任何一个包含了某种二元关系的系统都可以用图形来模拟. 由于我们感兴趣的是两对象之间是否有某种特定关系,所以图形中两点之间连接与否最重要,而连接线的曲直长短则无关紧要. 由此经数学抽象产生了图的概念. 研究图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图的理论及其应用构成了图论的主要内容. 图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历史,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736年到19世纪中叶. 当时的图论问题是盛行的迷宫问题和游戏问题. 最有代表性的工作是著名数学家Euler于1736年解决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Konigsberg Seven Bridges Problem). 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城(现今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在波罗的海南岸)位于普雷格尔(Pregel)河的两岸,河中有一个岛,于是城市被河的分支和岛分成了四个部分,各部分通过7座桥彼此相通. 该城的居民喜欢在星期日绕城散步. 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从四部分陆地任一块出发,每座桥一次这就是有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看起来不复杂,因此立刻吸引所有人的注意,但是实际上很难解决. 瑞士数学家(Leonhard Euler)在1736年发表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文章中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篇论文被公认为是图论历史上的第一篇论文,Euler也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