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课件2.ppt

《第二节 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课件2.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课件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013·嘉兴模拟)与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相比,尽管人工诱变育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但是该育种方法的独特之处是(  ) A.可以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品种上 B.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性状稳定快 C.改变基因结构,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性状类型 D.可以实现种间遗传物质的交流 【解析】选C。杂交育种可以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品种上;单倍体育种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性状稳定快;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实现种间遗传物质的交流;诱变育种可以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性状类型。 4.对于如图所示育种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④方向所示的途径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⑦过程所示的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③⑦过程都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⑤过程一般发生在生殖细胞中才具有遗传性 【解析】选C。①④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⑦过程所示的育种方法为多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③⑦过程中最常使用的药剂是秋水仙素,但是③过程不能处理种子,只能处理幼苗;⑤过程是基因突变,实质是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各个时期,但是,一般发生在生殖细胞中才具有遗传性。 5.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用X射线处理使第2号染色体上的含显性斑纹基因PB的区段易位到W染色体上,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斑纹,凡是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产量。该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D.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解析】选C。根据题意可知,用X射线处理后,家蚕第2号染色体上的含显性斑纹基因PB的区段易位到W染色体上,即将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6.科研人员围绕培育四倍体草莓进行了探究,实验中,每个实验组选取50株草莓幼苗,以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它们的幼芽,得到如图所示结果。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原理是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进而诱导形成多倍体 B.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所以各组草莓幼苗数量应该相等 C.由实验结果可知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幼苗1天最容易成功 D.该实验中的变异和基因突变的实质都是染色体上的DNA中碱基对排列顺序的改变 【解析】选D。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引起的变异为染色体数目变异(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基因突变则是染色体上的DNA中碱基对的缺失、增加、替换,二者实质不同,故D项错误。 7.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A组         B组       C组 P 高秆抗病×矮秆易感病 高秆抗病×矮秆易感病 高秆抗病                       F1   高秆抗病      高秆抗病     矮秆抗病Ⅲ              F2   矮秆抗病Ⅰ     矮秆抗病Ⅱ 花药离体培养 γ射线 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        ,F2矮秆抗病植 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 (2)Ⅰ、Ⅱ、Ⅲ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 是    类。 (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品种的 是    组,原因是  。 (4)通过矮秆抗病Ⅱ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 (5)在一块高秆(纯合子)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矮秆性状出现的可能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 【解析】(1)将F1高秆抗病类型自交,在F2中可获得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易感病和矮秆易感病四种类型,从四种类型中选择矮秆抗病Ⅰ。该矮秆抗病类型的基因组成为ttRR或ttRr,其中,不能稳定遗传的(ttRr)在矮秆抗病植株中占2/3。(2)B组中矮秆抗病类型Ⅱ是由F1高秆抗病类型的花药离体培养直接获得,其基因组成为tR,属于单倍体,高度不育。(3)由题干信息可知,A为杂交育种,B为单倍体育种,C为诱变育种,因诱变育种具有突变率低且不定向等特点,所以C组最不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品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