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球‘氢’松起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地球‘氢’松起来

讓地球「氫」鬆起來 能源枯竭、氣候異常、生態失衡…,隨著文明、科技與工業的發展,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導致我們的生存環境出現種種危機。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開始積極投入替代能源與再生能源的開發及研究。現在,潔淨而實用的能源已經不再是夢想。想想看,未來的我們將搭乘著「氫能車」出遊,到空氣清新的「加氫站」補充燃料。抵達美麗的景點,被停在路旁的車仍然持續產生電力。大家悠閒地在郊外散步,盡情享受不受污染的大自然…。 這一切都將成真,氫能源將是我們新一代的優質燃料,氫能時代就要來臨! 氫經濟 氫經濟這名詞大家也許很陌生,簡單來說,是為了取代令我們困擾很久的石油經濟體系,達到環保目的。使用的正是氫氣在化學反應過程中釋出的能量。 氫可燃,可被氧化,且產物是無污染的水。這是氫的反應特性之一,看似簡單,卻代表著一個乾淨燃料的應用價值。 1807年Isaac de Rivas嘗試製造了首輛「氫內燃車」。雖然他失敗了,卻為未來的研究者開拓一塊新的領域。「氫內燃車」的原理是將氫代替石油作為燃料,填入汽缸以火星塞點燃產生爆炸,使引擎運轉驅動車輛。但因為補充氫氣時,會不小心滲入少許的空氣,其中氮氣燃燒之後產生的氮氧化物會汙染環境,因此不受歡迎。 儘管如此,令人期待的氫能車仍不停地在突破。近代最熱門的新型汽車是「氫燃料電池車」(hydrogen fuel vehicle, HFV),產生動力的設備是俗稱的燃料電池。氫氣由陽極而入,氧氣由陰極而入,兩極的產物都是水,因此整個生產流程很乾淨。由於未牽涉機械能,由化學能直接輸出電力,所以有較高的轉換率,大部分在75%~85%。而天空中翱翔的氫能飛機在德國國家航空太空中心研發下,全球第一架僅用氫燃料電池為動力的飛機誕生了,續航力750公里,飛行5小時,毫無任何汙染。 隨著氫能使用技術日益進步,以及大家對這個乾淨能源的認識及認同,各大車廠陸續投入研發。GM公司打算在2010年生產氫氣燃料車,TOYOTA集團也確認了2015年將發表氫燃料車型的消息。由此可見,氫能車已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 除了交通工具,氫能未來在我們的生活中將無所不在。應用家庭用電系統、基地台備用電力、燃料電池機車等工業技術研究院以硼氫化鈉為原料將天然氣接氫能轉換裝置中,能夠一邊發電、一邊燒水,不產生二氧化碳,能源效率高達…。 圖一 氫內燃車引擎 圖二 氫燃料車燃料電池 儲氫技術的發展 美夢實現的過程中人類的智慧也必須不斷受到考驗。氫是一種無污染的燃料,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乾淨能源。但是相關的基礎設備,是妨礙氫能發展的主要障礙,尤其氫的儲存是一大難題。常態下氫以氣態存在,能量密度遠小於汽油,又因為氫的易滲透性,須以特殊方式與材料儲存,才能達到降低成本的要求。   「氣態高壓儲氫法」和「液態儲氫法」是最傳統儲存氫氣的方式,這兩種方式比較適合在製氫工廠或是將氫作為原料的工廠。若要做為交通工具中氫燃料所使用的儲存槽,則以「儲氫合金吸放氫法」較為適合。氫氣在儲氫合金吸放氫法的儲存槽中為固態的形式,因此壓力不需要太大。使用的時候,氫會從合金裡面釋放出來,汽化成氫氣並吸收大量的熱能,儲氫的合金溫度因此下降。反之,填充氫氣時,合金的溫度則會上升。至於「微碳管吸放氫法」仍在研發的階段中,原理是利用人工合成的微碳管吸取氫氣。氫氣在微碳管很小的空間內受到外界很大的壓力,因此容易儲存不易散出。目前微碳管已被合成出來,現在最大的課題是如何大量生產以及如何穩定其性質。 此外氫的安全性也是一大問題。氫比石油更容易揮發,雖然帶給人們更多的能量,卻也意味著它比其他燃料更為危險。即使是一個小小的火花,只需要點燃石油的熱量的1/10就可以點燃氫氣。氫氣燃燒的火焰是看不見的,也沒有臭味,液態氫的溫度非常低,只要有一點點接觸皮膚便會產生嚴重的凍傷。而且氫很容易洩漏,即使是真空密封的氫燃料箱子,每一天就會洩漏2%,汽油一個月才洩漏1%,因此儲存氫的容器及運輸管道都必須採取特別的密封措施。   2003年科學家發現,過多氫氣可能會讓平流層的上端更冷,還加劇臭氧洞的擴大,因此有部分科學家批判氫能的無用,不過目前支持氫能的聲浪還是比較大。 製氫技術的發展   大學教授梅爾曾說:「核能、太陽能、煤炭都是本身是主要的能源來源,但氫氣必須要被製造出來。電力也跟氫氣一樣不是單獨存在,也是需要被製造出來。所以,不論氫氣還是電力,你都必須利用一種能源才能把他們製造出來。」 在1998年製氫原料96%源自石化燃料,其中常用有「天然氣的蒸氣重組」,氫氣濃度高,生產成本低,因此深受大型工廠的喜愛;有「輕油的蒸氣重組」,氫氣價位易受原油價格浮動;有「煤炭氣化」產出氫氣及一氧化碳混合氣體,利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