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保育项目一日常生活卫生.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保育项目一日常生活卫生.ppt

相关知识 1.预防接种制度 婴幼儿进入幼儿园以后,医务保健人员应根据婴幼儿预防接种卡上的记录进行全面的登记,确定该婴幼儿哪些接种已完成,哪些接种尚未进行,以保证预防接种的衔接性。 婴幼儿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应提前在幼儿园大门前的黑板上写出通知,预先通知家长婴幼儿预防接种的时间、接种疫苗的种类以及注意事项等,以取得家长的共同配合。 在进行预防接种的过程中,保育员和医务保健人员应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接种婴幼儿的登记和检查工作,尤其应防止漏种、错种或重复接种,保证接种任务的顺利完成。 婴幼儿接种以后,在生活和活动方面医务保健人员应给予必要的建议和指导,保育员应配合进行。 1 2 3 4 相关知识 2.经常性的预防工作 (1)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消灭蚊蝇,减少疾病传播的机会。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做好饮食卫生工作。 (4)培养婴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合理安排婴幼儿的一日生活。 (6)为婴幼儿准备平衡的膳食,保证他们健康发育。 (7)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婴幼儿的抵抗力。 (8)严格晨、午、晚检查和全日观察,及时发现疾病。 相关知识 3.传染病的预防 (1)控制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 对患传染病的儿童及工作人员应立即隔离治疗。 1 对患传染病的儿童所在班和与传染病人接触者应进行检疫观察 2 工作人员及婴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报告园保健医生,以便采取必要的检疫措施。 3 婴幼儿及工作人员人园前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凡有传染病接触史或在传染病恢复期者暂不人园。 4 加强晨检和全日观察 ,详细了解其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注意早期症状和发病迹象,如有可疑应立即隔离。 5 相关知识 3.传染病的预防 (2)切断传播途径 ①室内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②有条件可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 ③传染病流行季节儿童不去公共场所。 切断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①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②不吃生冷腐败、变质、不清洁的食物。 ③做好地面、餐桌、水杯、毛巾的消毒。 ④消灭蚊、蝇、老鼠等传染病的媒介。 切断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相关知识 3.传染病的预防 (3)保护易感人群 1)开展体格锻炼,增强体质。 2)合理安排生活,加强营养,提高抗病能力。 3)配合保健医生做好婴幼儿的预防接种工作,准确统计缺勤婴幼儿的数量,按照保健医生的要求,及时通知缺勤婴幼儿补种疫苗。 相关知识 4.传染病的消毒措施 (1)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 1)开窗通风消毒婴幼儿的居室除每天坚持按照幼儿园规定开窗通风外,在呼吸道传染病发生后(流感、风痊、水症等),保育员应开窗通风3h。 2)紫外线灯消毒保育员应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定期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3)使用药物对室内空气消毒呼吸道传染病发生后,可以采用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的方法。 相关知识 4.传染病的消毒措施 (1)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 4)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 流行性感冒 水痘 病毒性腮腺炎 猩红热 手-足-口症 相关知识 4.传染病的消毒措施 (2)消化道传染病的消毒 1)传染病发生后的消毒工作 ①被褥在紫外线照射下,翻晒6 h。 ②食具传染病发生后保育员应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用煮沸的方法或漂白粉澄清液浸泡的方法对食具进行消毒。 ③便盆根据传染病的不同,可对患儿使用过的便盆用漂白粉、澄清液或来苏水进行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浸泡或喷雾消毒。 ④呕吐物或排泄物对传染病患儿的呕吐物或排泄物,用石灰或漂白粉乳液进行搅拌、消毒。 相关知识 4.传染病的消毒措施 (2)消化道传染病的消毒 2)常见消化道传染病的消毒措施 发现患儿应马上隔离治疗,保育员对本班进行消毒工作。婴幼儿的食具、水杯、毛巾、衣物煮沸或消毒液浸泡消毒,便盆用消毒液浸泡 ,被褥日晒消毒。婴幼儿的大小便或呕吐物用干漂白粉相当于粪便量的五分之一,充分搅拌,放置2 h,然后倒掉。配合保健医生对接触班的婴幼儿服用或注射预防的药物。 病毒性肝炎 发现病疾患儿后,马上隔离治疗。患儿使用过的食具可煮沸或用消毒液浸泡消毒。便盆应用消毒液浸泡消毒,病疾患儿的粪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接触过患儿的保育员或其他婴幼儿应马上用肥皂洗手。协助保健医生督促本班婴幼儿服用茶叶煎剂,或在吃饭时吃些大蒜。 2 细菌性病疾 1 注意事项 传染病发生后应及时隔离患儿,并做好终末消毒工作。 1 注意观察婴幼儿的细微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送医务室诊断。 2 应在室外晒晒太阳、吹吹风,再接触健康孩子。 3 保育员护理患儿应戴口罩,护理患儿后应先洗手。 4 注意事项 1.根据教材项目一的技能训练要求,完成【学生技能实训记录单】。 2.根据技能训练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3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