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
说文解“玉” 什么是玉? 带玉的词语 凌家滩文化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玉器距今约5000-4300年。发现玉器的重要地点有江苏钱山漾、吴县草鞋山、张陵山、上海青浦福泉山,江苏武进寺墩、昆山张浦,浙江余姚反山、瑶山等。良渚文化玉器数量很多,解放前即已流传于世,被误为战国时代玉器。玉色以黄绿为基调,少量为淡褚红色。出土的玉璧、环等器面常有白色、褚色或墨绿色的筋状条斑,颜色驳杂、质地并不纯净。在工艺上有粗放和细致两种。制作精致的,表面光洁、轮廓线挺拔,转折圆润,并且很少见到轩钻的痕迹;粗放型则有厚薄不匀、边缘磨损,有明显的切割、旋钻擦痕。鉴定良渚玉器最主要的是要考察琢制工艺。良渚文化玉器运用细密阴刻线的技法十分娴熟,在放大镜下观看,那些细如发丝的线纹,显出短线切割连缀的痕迹,跳刀贯气,极为精密严整。此外,抛光工艺讲究,也是良渚古玉的特点。 玉文化 玉 文 化 在 其 他 地 区 和 国 家, 虽 有 发 现, 但 像 中 国 这 祥 绵 延 漫 长, 从 近万 年 前 的 新 石 器 时 代 早 期, 到 今天 伴 随 中 华 民 族 走 过 了 整 个 历 史 时 期 的 现 象, 是 世 所 仅 见 的。 而 且 中 国 玉 文 化 的 内 涵 丰 富 深 邃, 人 格 化、 神 秘 化 的 程 度 让 人 不 可 思 议。 * * 传 统 艺 术 陶瓷艺术 玉 器 艺 术 青铜器艺术 陆家中学 黄宏 《说文*段注》解释帝王的“王”字时,认为王者即“天下归注也。”董仲舒也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说文*段注》解释玉的字型为“三玉之连贯也”,即三横一竖象征一根丝线贯穿着三块美玉。另“皇”字则是“白”和“玉”的组合。 1863年,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莫尔,进行物理化学实验,结果表明,玉材有两种,即角闪石和辉石类。角闪石亦称软玉,包括透闪石和阳起石,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的纤维矿物,属于角闪石的一种。角闪石的色泽较近于油脂的凝脂美,纯者色白,俗称羊脂玉,细腻温润,非常名贵,经济价值极高。又因角闪石含有少量氧化金属离子而呈现青、绿、黑、黄等色或杂色。辉石类亦称硬玉,因翠绿者质地最佳,在中国又有翡翠之雅称。辉石类则以硅酸钠和硅酸铝为主,有隐约的水晶状结构,质地坚硬,密度较高,具有玻璃的光泽,清澈晶莹。翠绿色、苹果绿、雪花白、娇嫩的淡紫色,都是辉石类的典型色泽。 辉石类18世纪清代初年吴三桂追击南明永历皇帝进入并控制了云南及缅甸北部盛产翡翠的矿区之后方才正式进入中国并流行起来,被中国玉匠大量采用方被中国玉匠大量采用。因此,中国古代玉器绝大部分为角闪石制品。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 金玉良言 婷婷玉立 玉树临风 守身如玉 小家碧玉 金科玉律 金口玉言 玉堂金马 抛砖引玉 金友玉昆 玉石俱焚 金相玉质 玉不琢,不成器 化干戈为玉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早在近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人的先祖就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了。一般认为上古时的人们在制作、使用石制工具时发现了玉这种矿物。它比一般石头更为坚硬,于是人们就用它来加工其他的石制品。它又有与众不同的色泽和光彩,晶莹通透,惹人喜爱,于是人们慢慢就用它来做装饰品,所以说最初是以“美石为玉”。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一部分“美石”的具有特殊的性质,就把它们从“石”中独立出来,称为“玉”。 玉器 “玉人”??高8.1厘米,新石器时代玉器。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出土。前四次发掘共出土玉人6件,三立姿、三坐姿。玉人都呈长方形面孔,浓眉大眼,双眼皮,蒜头鼻,大嘴,身材匀称,面部表现蒙古人种的明显特征,同现在的中国人面貌一脉相承。这有力证明了5000年来,中华大地上人种一直未变,文化传承未变。 玉人 玉龙高4.2厘米,凌家滩出土的5300年前圆雕玉龙,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出土的第一条龙。 透闪石,灰白色。首尾相连,略呈椭圆形。吻部突出,阴线刻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仪器分析技术-绪论部分.ppt
- 任务三_景点讲解技能.ppt
- 任务驱动型作文2.ppt
- 界面化学原理在水基化农药制剂精细加工中的应用-杜凤沛.pdf
- 留学英国行前辅导.pdf
- 任务四 做擅长讲解景点的讲解员.docx
- 任务一 建设工程项目招标.ppt
- 任务9 沟通.ppt
- 仿 写课前训练.ppt
- 仿真模拟题2.ppt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