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转型经济背景下后发企业的能力追赶_一个共演模型_以吉利集团为例_江诗松
转型经济背景下后发企业的能力追赶:一个共演模型
中国工商管理案例研究
转型经济背景下后发企业的
能力追赶:一个共演模型*
——以吉利集团为例
□江诗松 龚丽敏 魏 江
摘要: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正在挑战传统智慧。作为后发企业,中国企业在短短30
年里即实现了技术和市场能力的有效追赶。然而,中国企业是在一个极其复杂且相互冲突
的制度环境下取得如此追赶成就的。那么,中国后发企业是如何在如此复杂而冲突的制度
环境下实现能力追赶的?本文采用共演模型,通过一家中国民营汽车企业(吉利集团)的纵
向案例研究,展现了转型经济制度环境和后发企业能力追赶的共演过程。该共演框架一方
面解释了转型经济背景下后发企业如何通过各种方式管理复杂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揭示
了后发企业如何实现技术和市场能力的追赶。更重要的是,共演框架将这两方面联系起来,
从而对制度理论、资源和动态能力观以及后发企业追赶文献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转型经济 后发企业 能力追赶 共演 吉利集团
一、引言
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正在挑战传统智慧。作为后发企业,中国企业在短短30 年里
即实现了技术和市场能力的有效追赶。以技术而言,2004~2007 年,中国企业被USPTO (美国
专利商标局)授权的专利年均增长27% ,而同期全球授权专利几乎零增长。如果这一趋势持
续的话,到2020 年,USPTO 授权中国企业专利的数量将超过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的总和(Busi⁃
ness Week ,2009 )。以市场而言,2009 年,中国企业出口超过德国,从1999 年的3%增加到
10% ,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Economist ,2010 )。
然而,中国企业是在一个极其复杂且相互冲突的制度环境下取得如此追赶成就的。一
方面,中国企业家和管理者面临高度约束的转型经济制度环境,其战略选择(Child ,1997)空
间有限。在转型经济背景下,政府控制了大量的稀缺资源,通过无数的审批机制干预企业的
决策和运营(Tian ,Hafsi Wu ,2007 ),且规制政策高度不确定(Peng Zhou ,2005 )。转型经
济的这些制度特征一般被视为企业竞争能力发展的障碍因素(Nee ,Sonja Sonia ,2007 ;
Peng ,2003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转型经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发生大规模的制度
变革(Hafsi Tian 2005 ),这似乎对中国后发企业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提供了多种潜在机会。
那么,中国后发企业到底是如何在如此复杂而冲突的制度环境下实现能力追赶的?
现有理论很难解释这一问题。制度理论(DiMaggio Powell ,1983;Meyer Rowan ,
1977;Scott ,1995)被视为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战略研究的最重要理论(Hoskisson ,Eden ,Lau
Wright ,2000 ;Lu ,Tsang Peng ,2008 )。尽管制度理论的新近发展承认制度变革和组织代
理的角色,但是对制度变革过程中组织活动的真正角色还缺少详细的考察(Lamberg Pa⁃
junen ,2010 )。另一重要视角资源观建立了组织能力和竞争优势的联系(Barney ,1991),却对
*本文得到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研究》(项目编号:07ZD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知识网络双重嵌入、知识整合与制造型集群企业能力轨迹跃迁研究》(项目编号)的支持。文责自负。
- 122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