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渠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历史复习提纲
渠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历史复习提纲
第8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和国际工人运动
一、《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必一.P136-P139)南斯拉夫一分为五,分为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南斯拉夫联盟(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后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6月3日,黑山宣布独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五个国家;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实现了统一。
—P6)
1、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P5
①原始社会时期:刀耕火种,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
②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出现,但由于青铜的昂贵,在农业生产中只是少量使用。(P12)
③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开始运用(牛耕出现是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铁制工具出现(铁器使用标志人类进入了铁器时代),反映了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
④西汉时期:铁制工具普遍使用,牛耕技术推广,二牛抬杠。(P5)
⑤东汉:使用一牛挽犁。
⑥唐朝: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
⑦宋元: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
2、土地制度:P6
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②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1)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2)瓦解及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许多私田出现;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
③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2)封建土地所有制特点:
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封建地主和国家的剥削和压迫,生活贫困。
(3)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选修《改革》P26-P27)
目 的: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主要内容:
北魏时,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
百姓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税,服徭役和兵役;
隋代和唐代前期推迟了服役的年龄,甚至可输绢代役(租庸调制)。
意 义:
A、中国古代一项比较完备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
B、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C、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开垦的荒地增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的发展。
瓦解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
3、小农经济的含义:
①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②它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
③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①经济形态上: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②耕作方式上:铁犁牛耕为,实行精耕细作。
③土地制度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
④经营方式上:小农个体经营为主。
①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②夏商周时期:主要生产青铜器,由官府垄断。
③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
2、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 流通方式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 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不在市场流通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流通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剩余部分出售
3、“工官”制度——官营手工业 (如西汉的“东西织室”和 “三服官”)P11
(1) 特点:
特殊行业的垄断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计成本和奢侈性、
技术工艺的高超性、各种行业的封闭性、劳动者缺少积极性、
(2) “工官”制度的利弊:
①利:“工官”工场的经营由政府支出,它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顶峰。
②弊:A、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
B、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C、技术工艺的传承是封闭的,往往导致失传。
D、匠户世代承袭,没有人身自由,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
4、手工业成就:
(1)纺织业(P12—P13):
①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就已经萌芽(原料:麻、葛、丝)。
②汉朝:技艺高超、远销地中海,被称为丝国(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丝织品、丝绸之路 )。
③唐朝:私营作坊兴起;官营规模大、分工细、品种繁多。
④宋朝:棉纺织业发展。
⑤明朝:产生资本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13课《东海明珠 天然鱼仓》教案 浙教版人自然社会五年级.pdf
- 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doc VIP
- 急诊轮转出科小结.pptx VIP
- 刀具报废单填写表格.docx VIP
- 2012-年第11届中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试题及答案.pdf VIP
- 河北专接本词汇及历年考卷.pdf VIP
- 《教室的环境我整理》教案.docx VIP
- 2025年淮南市大通区和寿县经开区公开招聘社区“两委”后备干部30名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淮南市大通区和寿县经开区公开招聘社区“两委”后备干部30名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