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艺术设计简史第7章—美国的现代主义艺术设计
19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的第一代设计事务所的领导人基本退位,此外电脑逐渐成为设计的主要工具,个人电脑的速度、设计专用软件的发展,使它逐步取代了大量的人力劳动。大型设计公司开始面临困难,逐渐解体,或者进行人员的削减,小型设计事务所则大量涌现。 1990年代,企业对设计提出了更加广泛的要求,要求设计公司提供的服务不仅仅是设计,同时还包括的市场、顾客研究、人体工程学研究等方面,设计公司不得不重新扩展。不过这个变化已经不是人员的增加,而是设备投资的增加和专业人员取代一般设计师。 现代设计是现代制造技术的主体技术之一,也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与灵魂,它必将伴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制造业生产模式的变革、竞争与合作的全球化、人们对生态环境与资源的关切以及对产品品质多样化等方面的要求,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思考题 1. 美国工业设计兴起的背景和原因分别是什么? 2. 在“流线型”设计和“有计划的废止制度”背景下产生的经典设计作品有哪些?其艺术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3. 国际主义艺术设计风格的特点是什么? 4. 简述人体工程学的发展。 5. 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家用灭火器 小狗卷筒玩具 方便水杯 自带食品和酒两用包 全面接触式香料研磨器 家用整理箱 rubbermaid颜料刷 第四节 国际主义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主义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源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早在1927年,美国建筑家飞利浦·约翰逊在参加德国斯图加特市近郊举办的威森霍夫现代住宅建筑展时便注意到这样一种风格,一种单纯、理性、冷漠、机械式的风格。他认为这种风格迟早会成为一种国际流行的建筑风格,因此他将其称之为国际主义风格。 国际主义风格首先在建筑设计上得到确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建筑上的国际主义风格已经牢固地建立了。欧洲现代主义的一批大师,如密斯·凡德罗、马谢·布鲁尔、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已经成为美国建筑界的魁首,领导了整个国家建筑风格的主流。他们设计的一些重要的建筑,成为国际主义建筑的典范,从而又影响到全世界的公共建筑风格。 现代主义“少则多”的密斯主义非常受美国的大企业、政府欢迎,这种风格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也具有美国人喜爱的民主风格特色。战后的建筑兴盛期,德国的现代主义立即被广泛采用。 格罗皮乌斯设计的迪索·包豪斯校舍的那种运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的设计风格,因为造价成本低廉,形式中性,被广泛地用于政府的各种建设项目上。 密斯创立的玻璃幕墙大楼结构,则更为企业所喜爱,立即成为美国企业的标准建筑风格。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结构和玻璃幕墙结构得到非常协调的混合,成为国际主义建筑的标准面貌。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内部/密斯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密斯 国际主义设计是现代主义设计在战后的发展,从设计风格上一脉相承,都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性、强调功能、高度理性化、系统化和理性化的特点。 在设计形式上,国际主义设计受到密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主张的深刻影响,在1950年代下半期发展为形式上的减少主义化特征,逐步从强调功能第一发展到以少则多的减少主义特征为宗旨,为达到减少主义的形式,甚至可以漠视功能要求,因而开始背叛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原则,仅仅在形式上维持和夸大现代主义的某些特征。 但从意识形态和思想动机来说,国际主义设计和现代主义设计则完全不相同。 国际主义设计在战前的欧洲是一种知识分子的社会工程努力,动机是为社会大众提供他们能够买得起的设计,彻底改变设计以往为权贵的立场,使人民大众能够享有良好的设计,包括住宅、产品、平面设计等,虽然这时的探索充满了不切实际的乌托邦思想色彩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幻想,但是,从思想意义来说,这种探索是进步的,代表了设计的民主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特征。 但是,当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受到德国纳粹的打压,在欧洲受到独裁政权的摧残而被迫迁移到美国,这种原本具有民主的设计就变成一种单纯的商业风格,成为企业美国的代表,其意识形态的初衷基本被改变了。原来是一种因为民主主义动机、社会主义动机而不得已形成的简单、功能化、理性化形式,变成了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追求,“少则多”原来只是为达到低造价目的的一种手段,战后则成为形式追求的中心。目的性被取消了,为达到目的而不得已采取的手段变成了目的,这是国际主义设计的核心内容。 1958年,密斯·凡德罗与菲利普·约翰逊合作,在纽约设计了西格莱姆大厦,与此同时,意大利设计家吉奥·庞蒂在米兰设计了佩莱利大厦,这两栋建筑成为建筑上国际主义艺术设计风格的里程碑,奠定了国际主义建筑风格的形式基础。 现代主义开始以来的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