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常州派骈古文互参之演进.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清代常州派骈古文互参之演进 倪惠颖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摘 要:清代常州派历经邵齐焘、洪亮吉、孙星衍、张惠言、李兆洛等一代代骈文家和古文家的创作和 理论积累,常州骈文和古文的文体互参在渐演渐变中趋向成熟和通达,不仅骈文可以资取古文,古文亦可参 体骈文,打破传统古典文体互参中“以高行卑”的定势,使骈文和古文的文体互参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创作 上双向融合,形成乾嘉时期骈散合一的常州骈文派和阳湖古文派,使骈散合一之文在嘉道之后日益成为清代 文章主流,开创并引领一代文章风尚。常州在朴学思潮兴起之后特富儒林而兼文苑的通才文章家,大多骈文 和古文兼攻,故而能以一地之域兼擅古文和骈文并实现两种文体的融合,在清代文章学史上厥功至伟。 关键词:常州派;古文;骈文;文体互参;演进 作者简介:倪惠颖(1978— ),女,辽宁庄河人,文学博士,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 古代文章学、明清文学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散文选本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2CZW013);江苏省社会科 学基金青年项目“江南士人游幕与清代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4ZWC002)的阶段性成果。 ( )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406-0139-07 收稿日期:2014-04-16 清代常州派跨越学术、词、骈文和古文诸多 一、邵齐焘取“晋宋之美”与清代骈文 领域,各个不同领域的思想和成果相互碰撞、互 风骨之初立 渗和交融,形成常州地域文化富有创新的内在机 制。这其中尤以常州骈文和古文的文体互参与融 骈文在明清之际已有向复兴迈进的趋势,然 合为显例。乾嘉时期常州的骈文和古文通过邵齐 而清初骈文三大家陈维崧、吴绮、章藻功并没有 ① 焘、洪亮吉、孙星衍、张惠言、李兆洛等常州文章 彻底摆脱晚明以来以云间派为代表的“俗格”, 家的一代代累积,以一地之域先后在骈文和古文 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言:“为四六之文者,陈维 的领域开宗立派,一为常州骈体文派,一为阳湖 崧一派以博丽为宗,其弊也肤廓。吴绮一派以秀 古文派,在此过程中实现了古文和骈文文体融合 润为宗,其弊也甜熟。章藻功一派以工切细巧为 [1]1682 的巨大成就,“常州派”在文章学史上以骈古文合 宗,其弊也刻镂纤小。” 所谓“滑熟”“伪体” 流的大文章观和实践,引领了自乾嘉以来的清代 “肤廓”等都可归为“俗调”,其弊都在于不能化 文章风尚。 古为雅,推陈出新。自南宋以来,骈文相较古文 ①南桂馨在《刘申叔先生遗书序》中称:“同时云间、西泠倡导骈文,犹多俗格。”参见刘师培:《刘申叔先生遗书》,江苏古籍出版 社1997年版,卷首。 ·3·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6 处于劣势地位,“文士所奉为圭臬者,仍在散不在 处于古典文章由散入骈的交界点,这一审美取向 [2]卷首 骈” ,至乾嘉时期,常州骈文派率先推动了 本身即暗含了骈文参体古文的意蕴。“绮藻丰缛” 骈文的复兴,学界有“骈文至常州经儒,风骨始 与“简质清刚”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