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防范工建概述0607
目录
第1章 安全防范工程概述 2
1.1安全防范基本概念 2
1.1.1安全防范 2
1.1.2安全防范基本要素 3
1.1.3安全防范基本手段 4
1.2安全防范技术与安全技术防范 6
1.2.1安全防范技术 6
1.2.2安全技术防范 7
1.2.3安全技术防范产品 8
1.3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11
1.3.1安全防范系统的基本构成 11
1.3.2安全防范各子系统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13
1.4.1安防工程的安全防护水平 14
1.4 安全防范技术系统的发展趋势 19
第1章 安全防范工程概述
1.1安全防范基本概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个人安全和财产安全,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需求划分为5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们在解决了吃饭穿衣等基本生理需要之后,自然对高一层次的安全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防范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1.1.1安全防范
在现代汉语中,所谓安全,就是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所谓防范,就是防备、戒备,其中防备是指为应付攻击或避免伤害预先做好准备,戒备是指警惕防备以应不测。合起来安全防范可指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伤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不受威胁、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这就是从广义角度理解的安全防范。
在安全生产、公安保卫工作中,安全防范还有狭义层面的解释。比如,安全防范作为公安保卫工作的术语,是指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采取的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防爆炸、防火和安全检查等措施(一般简称为“四防”,即防盗、防抢、防破坏和防爆炸)。
由定义可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而安全的概念非常广泛,包括食品安全、生产安全、防灾减灾、火灾安全、爆炸安全、反恐防恐、突发事件、社会安全和国境检疫等各领域。总体而言,可分成两类安全:一种是指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其危害及产生主要不是由人的有目的参与而造成;另一种是指社会人文属性的安全,其危害及产生主要是由于人的有目的(往往还是有恶意的)的参与而造成。公安保卫工作中的安全防范主要是指有关突发事件、社会安全等方面的人为安全问题的防备与戒备,此类安全问题的解决除了依靠国家执法机构力量以外,还需广大社会民众力量的参与,国外分别称为犯罪预防(Crime Prevention)和损失预防(Loss Prebention),两者构成了安全防范的基本内容。本书讲述的安全防范特指公共安全保卫工作的术语。
1.1.2安全防范基本要素
影响安全防范效果有三个要素:探测、反应与延迟。探测是指感知显性和隐性风险事件的发生并发出报警;反应是指组织力量为制止风险事件的发生所采取的快速行动;延迟是指延长和推延事件发生的进程。
探测、反应和延迟这三个基本防范要素在实施防范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要实现安全防范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围绕这三个基本防范要素来展开工作、采取措施。探测、反应和延迟这三个基本防范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关系。首先,―为保证防范成功,就需要保证反应力量强于入侵者的反制能力,并且在危害或损失发生之前得到有效制止。假若反应时间、探测时间和延迟时间如图1-1中所示定义,则反应的总时间应小于(至多等于)探测加延迟的总时间,即T反应≤T探测+T延迟。其次,探测要准确快速,延迟时间要长短合适,反应要迅速有力。理想情况下,探测与反应总是希望更快、更准、更有力,延迟更久、更耐破坏。但在实际安全防范体系构建中,还需综合考虑实施成本、对常态工作的影响等各方面因素。
图1-1 有效防范入侵的时间示意图
如图1-2所示,在安全防范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从探测的角度可有首次报警时刻、确认报警时刻、二级报警时刻、三级以及更高一级的报警时刻;从反应的角度可有本地守卫到达时刻、后援警力到达时刻等;从延迟的角度可有侵入达成时刻、危害达成时刻和逃逸达成时刻等。
图1-2安全防范过程的关键时间点
一个具体防范过程并不一定会包含所有这些节点,比如有的地方没有本地守卫,有的没有确认报警环节等;也有可能会有更多的节点,比如1#区域发生侵人、2#区域发生侵入、危害1产生、危害2产生等。同时这些关键节点的时间顺序也会根据安全需要以及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比如可要求本地守卫在侵入行为发生后就到达现场,也可要求在嫌疑人逃离现场之前到达。
在安全防范体系的建立以及效能评估过程中,需明确可承受的风险危害后果是什么(理性的风险留置),即明确怎样算是防范成功,比如停车场内轿车失窃的可承受后果,可以是窃贼得手并逃逸,但留下了明确的身份信息;也可以是窃贼得手,但在驶离停车场前被截获。然后综合考虑各种防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试题(连线题).doc VIP
- 长虹LED42C2000黑屏故障通病维修方法分享.doc
- 教科版(2025秋)四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之连线题(含答案) .pdf VIP
- 2025年机修钳工(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完整版 打印版.pdf VIP
-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4——连线题(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 VIP
- 江苏省苏北四市(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 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消防员心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4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哲学与文化》.docx
- 风力发电场生态保护及恢复技术规范-DB21.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