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宏观经济学 一 1
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本章重点: 认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了解宏观经济中的收入循环流程模型 初步了解宏观经济理论中一些基本变量的相互关系 了解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形成、发展脉络和趋势 什么是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对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资源的利用加以选择的科学 目标是有效配置稀缺资源以生产商品和劳务,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它们合理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经济学定义的特点 前提:稀缺性 ——这是资源的内在定义,如水资源 对象:选择性行为 ——没有选择就没有经济学,如机会成本 目标:资源有效利用(配置) ——与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区别:生产关系 性质:科学 ——实证与规范,假设明显化,可证伪性,事实-理论-预测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谁做决策? 1)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What is to be produced? ) 生产电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 一个社会必须选择生产多少自行车、影碟机、导弹、坦克、汽车、粮食、衣服等各种商品,选择把多少资源分配到金融、医疗、旅游、教育等劳务提供部门 在资源稀缺性条件下,生产一种商品必然意味着生产其他产品机会的减少,也就是说必然会发生机会成本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主要由少数计划者依据他们对社会需要和偏好的理解来决定的 改革以来,上述问题越来越取决于企业与消费者通过市场实现的相互作用,同时政府也在发挥重要作用 在市场经济下,价格是指示和调节资源配置的最重要信号。因而,经济学关注为什么有的商品比别的商品价格高?什么因素导致商品相对价格上升或下降?价格变动如何引导人们行为和资源配置方式发生变化? 2)如何生产?(How is to be produced?) 同一种商品可以用不同生产方式进行生产 同样是小麦,在我国北方农村通常是每个农户耕作10-20亩耕地,密集地投入化肥、劳动等生产要素来生产,大型机械运用主要限于耕翻土地,收获和运输等生产环节。北美、澳大利亚家庭农场则通常耕作上万亩耕地,采用高度机械化生产方式,单位面积耕地上劳动投入则比较少。 我国80年代初期曾引进全套大型农业机械,在东北进行实验,然而直接引进北美农业生产方式努力并未能成功 从直接关系上看,采取特定生产方式是由生产者选择行为决定的。然而,厂商选择生产方式受什么因素约束?为什么中国与澳大利亚农民采用不同生产方式?为什么把不同国家生产方式进行简单移植不一定能够成功? 3)为谁生产?(Who does get the output?) 由于稀缺性的限制,不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获得他们希望得到的所有商品和劳务,所以,必须形成一套机制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分配 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于一般公众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改革政策实施以来,收入分配与个人秉赋条件形成显著联系,人们收入差别由此增大,引起关注和争论 市场经济条件下什么因素决定收入高低?如何控制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政府是否应当帮助最贫穷的居民得到最基本的消费品? 4)谁做决策?(Who does make decision?) 计划经济实质在于,由某个社会中心,或由处于这一中心位置的少数人或个别人,依据其理解的社会偏好持续进行有关社会资源配置方面决策 在市场化体制下,分散化是经济决策的基本特征,个人和厂商根据他们对自身利益的理解和市场价格信号做出经济决策,政府作用主要限制在提供公共产品和调节收入分配的范围 把完全集中与完全分散的决策体制作为理论参照系的两个极端情形,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决策体制状态各有其不同位置。经济学系统分析两种决策方式特点、机制及其相互关系 微观经济学 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经济中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途径,其中心理论为“ 看不见的手” 价格机制 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作出最优决策以取得最大效用 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以最优决策取得最大利润 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这是作为某一市场中消费者和生产者(需求和供给双方)在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的条件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分析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这又要取决于所有单个市场(如产品市场、劳动市场、资本市场)的共同作用 宏观经济学的涵义 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是通过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运行中有关总量的决定和变动,来说明资源如何充分利用的经济学 研究经济总量,如GDP、就业、价格水平 以国民收入分析为中心 基本特征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社会经济或经济的整体运行,即整个国民经济活动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体经济行为 美国经济学家E.Shapiro指出,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PLC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设计).pdf
- 银行员工谈心谈话记录内容9篇.docx VIP
- 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doc VIP
- 教育应该VS不应该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docx
- 国考第一季数资2019行测模考大赛解析.pdf VIP
- 清新静态模板062.ppt VIP
- 养老护理毕业论文.doc VIP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pdf VIP
- COSMO说明书电子版.docx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4年秋山东大学(威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