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论文参考资料 .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俗学论文参考资料

年画从传统到现代 ——江苏扬州年画发展的个案 在传统的层面上关注扬州传统年画的运作方式、记载和保存情况;在现代的层面上关注年画在创作者、创作题材、承制方、制作方式、销售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而近年来整个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是本文的大背景:传统年画作为一种鲜明的传统文化符号在二十一世纪重受珍视,传统木版年画创作的技艺作为一种不愿被遗失的遗产在当代得到保护;年画悄然走上的还乡之旅既有寻根的主题又有崭新的视点。 关键词:扬州年画;传统;现代 杪元正是任何人都等待的时光交结——在终点到达之前看一眼风起云落的天涯、在宿命降临之前带一把有风霜的剑出发:在“周而复始”一语成谶之前,将所有关于害除福凑的希冀、关于圆满高昂的信念,全都孤注一掷的堆积为一次最无可指摘的狂欢——年。而这场狂欢中最抢眼的面具,便是年画。门楣窗棂、户牖厅堂,无一例外的张扬着,用艳丽的笔调涂抹上理想主义的色彩,一泻而出的全都是愉快。五色之间的年画不是“点缀”了年景——它摘要:年画是欢腾的年景,扬州是市民生活的乐土;本文将“扬州”与“年画”相联系进行考察,就是欢腾的年景本身。 2006年2月18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天津启动,民俗学家们希望以两到三年的时间抢救、普查木版年画,调查和记录木版年画的现存状况和年画传人,并计划出版二十卷本《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中国木版年画传人录》,建立“中国木版年画传人录”。冯骥才先生在《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总序 中谈到了这次声势浩大的普查的特点:“不是把年画作为孤立的艺术对象对待,而把它作为文化学、人类学、美术学的研究对象,整体的进行考察。强调要搞清各个产地的年画与其历史人文、自然环境、民俗生活以及地域心理的文化血缘。不只是孤立的面对作品,对其制作中的起稿、描线、印画、彩绘、工具、材料、艺人、画店、销售、行业习俗、口传口诀都要作全面调查。从物质性的到非物质性的,从活态的到已经消亡的,都要作记录。” 本文试以江苏扬州为个案,考察年画在扬州的历史与现状。在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226;美术篇中,与年画相关的有杨柳青、武强、桃花坞、漳州、杨家埠、高密、朱仙镇、滩头、佛山、梁平、绵竹、奉祥十二地的木版年画;而与扬州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七项:扬州剪纸、扬州玉雕、扬州漆器技艺、扬州评话、扬剧、扬州清曲,以及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传统年画的研究者们习惯于关注声名显赫的杨柳青、桃花坞等等,现代年画的研究大多也循着传统年画的地域轨迹,考察流变。而“扬州”,虽然背负着太多的历史和想象、虽然凭着刊印《全唐诗》、《梦溪笔谈》的经历和不懈的承传在雕版印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但几乎可以说:对年画研究来说,扬州是缺席的;对扬州研究来讲,年画又是不在场的。扬州的“雕版印刷”不自觉地被置换成了“雕版印书”,于是本就和文人骚客密不可分的扬州再次让人淡忘了她最真实、最琐碎、也最热闹的烟火气息和市民氛围。 事实上,扬州城不只是王士祯 和他的红桥雅会所搭建的文本和想象,更是王少堂 口角流转中真切的喧哗市声;所以即使扬州从来不是年画“重镇”,而年画无论作为一种产业或艺术也都不是扬州文化的核心或重心,但这种将扬州与年画联系起来的考察,之所以有其必要性和不可或缺性,是因为:它向“年画”宣告——扬州和其他所有生机勃勃的地域一样,出席了这场民俗的年会并且带来了自己的礼物;它向“扬州”证实——年画这一种来自民间的艺术形式有它自己的昂扬活力。 一、 扬州的传统年画 民俗活动与地域个性紧密相连,城市的气候笼罩着作息其中的市民和他们的生活。本文选择扬州作为个案加以观照,有其可行之处。 扬州充斥着强烈的市民气息,“生活”二字在这座徜徉着的城市中是过程更是目的。扬州城极盛于唐朝,在一种“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半百之老,不识干戈”的气氛之中,酝酿着生平的歌舞和不倦的欢情,直到清人孔尚任依然能够在《湖海集》中称颂一派“东南繁华扬州起,水陆物力盛罗绮”。这个城市散落着饭馆、茶社、书场、浴室,在每一个角落中饶有生趣的休闲着,“行乐到今传不朽”。扬州城屡经变故,有“芜城”之叹,又有扬州十日的血雨腥风,但蹉跎之中却奇妙的保留了坚强的欢笑。清人董伟业 在《扬州竹枝词》中这样描述最寻常的扬州市民:“求条签来修双脚,嗅袋烟来剃个头。等戏开台先坐凳,看汪班内老名优。”如此缱绻于生活、眷恋于细节,扬州人无疑能够并且适合以从容的姿态来展演一出民俗画卷。 在明确的使用“年画”的名称之前,扬州人已经热闹的记录着自己的“五色欢乐纸”。《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六十,风俗志,其中岁时#8226;元日条记载道:“先于岁除换桃符、悬春联、挂五色欢乐纸。”清人林溥著有《扬州西山小志》 ,岁时篇之首便写元日: 门神护尉总魁梧,戬榖宜春欢乐图。又是一番新气象,曈曈初日照桃符。 林苏门 《邗江三百吟》“俗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