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移动”的框架语义认知
2014年 7月 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Ju1.2014
第 18卷第4期 JournalofYangzhou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Sciences) Vo1.18No.4
汉语 “移动’’的框架语义认知
周 领 顺
(扬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摘 要:在框架语义学视角下专题讨论汉语 “移动”的认知问题,突破了传统上汉语 “移动”语义的
研究视域,澄清了一些长久以来未予明辩的问题,比如移动域的边界划分和伴随移动的认知,为某些句子
的生成找到 了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移动;伴随移动;框架语义学
中图分类号:H136;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4)03—0121—08
移的语义特征,称为他移动词或致移动词。
一
、 “移动”和 “移动域”
自移动词 (self-agentivemotionverb)属于
1.移动动词和 “移动”语义类 移动动词的一部分,或可称为狭义上的移动动
移动动词 (motionverb)是根据 [+移动] 词。常见的有:“奔、蹦、闯、冲、蹿、飞、挤、
(displacement)的语义特征划分出来的一类动 流、溜、漏、迈、爬、跑、闪、缩、逃、跳、
词,或表现移动主体位置的移动 (如 “跑、走、 追、走、滑、滴、冒、涌、浮、飘、跌、逛 ”
跳、逃、漂”),或表现移动客体位置的移动 (如 等。他移动词 (agentivemotionverb)表现他移
“放置、装填、清除”),或表现移动主体伴随移 移动 (agentivemotion),常见的有: “拔、搬、
动客体移动时产生的位置移动 (如 “搬运、搀 背、放、糊、牵、拉、抹、拿、刷、推、端 ”
扶、带领”)。汉语移动动词的研究主要从语言的 等。这些动词的语义特征均记为 [+移动]。
形式研究动词的功能,英语移动动词的研究主要 国内汉语学界持狭义观的学者众多。崔达送
通过多语种对比研究语言的类型和思维。I1]在语 给位移动词 (移动动词)下的定义是: “表示动
义框架中,动词等 目标词统称为词元 (1exicalu~ 作主体发生位置移动的动词 。”I2这一定义概括
nits)。 “词元”是语义结构的单位。从组合分析 了狭义移动动词 (自移动词)的本质特征,明确
的角度,框架语义分析中的 “词元”相当于谓词 了主体位移的特点。他考察了中古汉语的 “来、
逻辑中的 “谓词”,格语法分析中的 “动词”;从 往、去、上、下、出、人、进 ”等几个移动动
聚合分析的角度, “词元”相当于词典中的 “义 词,即通常称作趋向动词的一部分词;王葆华在
项”,句法形式上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的组合。 讨论 “位移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时涉及的移
移动动词一向有广狭之分。狭义上的移动动 动动词有 “来、去、到、走、跑、跳、逃、爬、
词是指表现移动主体移动的移动动词,称为 自移 飞、漂、瓢、滚、游”,也都是 自移动词;_l3高明
动词。广义上的移动动词还包括一般的行为动作 乐的 “移动类动词”也只有 自移动词 (如 “离
动词,它们在特定的句子结构中具有致使客体位 开、到达、跨越”),他的 “投掷类动词”才是他
收稿 日期:2014—04—20
基金项 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 目(O8YY1]o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