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兴宁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午第八节测试语文试题2
兴宁一中高三语文下午第八节测试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Z+X+X+K]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湛若水,字元明,增城人。弘治五年举于乡,从陈献章游,不乐仕进。母命之出,乃入南京国子监。十八年会试,学士张元桢、杨廷和为考官,抚其卷曰:“非白沙之徒不能为此。”置第二。赐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时王守仁在吏部讲学,若水与相应和。寻丁母忧,庐墓三年。筑西樵讲舍,士子来学者,先令习礼,然后听讲。
嘉靖初,入朝,上经筵讲学疏,谓圣学以求仁为要。已,复上疏言:“陛下初政,渐不克终。左右近侍争以声色异教蛊惑上心。大臣林俊、孙交等不得守法,多自引去,可为寒心。亟请亲贤远奸,穷理讲学,以隆太平之业。”又疏言日讲不宜停止,报闻。明年进侍读,复疏言:“一二年间,天变地震,山崩川涌,人饥相食,殆无虚月。夫圣人不以屯否之时而后亲贤之训明医不以深锢之疾而废元气之剂宜博求修明先王之道者日侍文华以裨圣学。”已,迁南京国子监祭酒,作《心性图说》以教士。拜礼部侍郎,仿《大学衍义补》,作《格物通》,上于朝。历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南京俗尚奢靡,为定丧葬之制颁行之。老,请致仕。年九十五卒。
若水生平所至,必建书院以祀献章。年九十,犹为南京之游。过江西,安福邹守益,守仁弟子也,戒其同志曰:“甘泉先生来,吾辈当宪老而不乞言,慎毋轻有所论辨。”若水初与守仁同讲学,后各位宗旨,守仁以致良知为宗,若水以随处体验天理为宗。守仁言若水之学为求之于外,若水亦谓守仁格物之说不可信者四。又曰:“阳明与吾言心不同。阳明所谓心,指方寸而言。吾之所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者也,故以吾之说为外。”一时学者遂分王、湛之学。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一》,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寻丁母忧,庐墓三年 庐:房屋 B.筑西樵讲舍 筑:建造
C.以隆太平之业 隆 :使兴盛 D.明年进侍读 进:做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弘治五年举于乡 作《格物通》,上于朝
B.母命之出,乃入南京国子监 非白沙之徒不能为此
C.作《心性图说》以教士 必建书院以祀献章
D.吾辈当宪老而不乞言 指方寸而言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夫圣人不以屯否之时/而后亲贤之训/明医不以深锢之疾/而废元气之剂/宜博求修明/先王之道者/日侍文华/以裨圣学
B.夫圣人不以屯否之时而后亲贤之训/明医不以深锢之疾而废元气之剂/宜博求修明先王之道者/日侍文华/以裨圣学
C.夫圣人不以屯否之时而后亲贤之训/明医不以深锢之疾而废元气之剂/宜博求修明/先王之道者/日侍文华以裨圣学
D.夫圣人不以屯否之时/而后亲贤之训/明医不以深锢之疾/而废元气之剂/宜博求修明/先王之道者/日侍文华/以裨圣学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湛若水跟从陈献章学习,不乐于追求功名,后来母亲命令他出仕做官,就到了南京国子监学习。
B.嘉靖初年,湛若水进入朝中做官,第一次上书就告诫皇帝要亲贤臣、远小人,使太平的大业兴盛起来。
C.湛若水一生担任过很多官职,历任当时南京的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吏部、礼部、兵部尚书等。
D.在湛若水经过当时的江西的时候,安福人邹守益告诫同仁不要轻易和湛若水进行辩论。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陛下初政,渐不克终。左右近侍争以声色异教蛊惑上心。(4分)
②南京俗尚奢靡,为定丧葬之制颁行之。(3分)
(2)在湛若水看来,王守仁的学说与自己的有哪些本质的不同?请用原文相关内容回答。(3分)
10.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回答问题(7分)
夏 日 夏 意
寇 准 苏舜钦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两首诗都写夏日,两位诗人感觉到的夏日季候分别有什么样的显著特点?(3分)
(2)两首诗都写到了鸟鸣,寇诗是“燕语”,苏诗是“莺声”,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寇诗主人公和苏诗主人公在听到鸟鸣时分别是什么样的心情。(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
文档评论(0)